2025年 07月 25日
星期五
   | 气 温 : 26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大屿拟填海1700公顷 住110万人 团体批大白象工程 或掏空库房
发佈日期 : 2018-10-11

政府提出「明日大屿」填海鸿图大计,期望开拓1,7
政府提出「明日大屿」填海鸿图大计,期望开拓1,7

面对土地供应严重不足,施政报告提出「明日大屿愿景」填海鸿图计划,在交椅洲及喜灵洲海域旁,冀打造面积达1,700公顷的人工岛,面积媲美同样以填海建成的机场岛,可兴建26万至40万个住宅单位,供70万人至110万人的居所,消息称填海涉及费用至少4,000至5,000亿元,首阶段住宅单位可望于2032年入伙,不过,有团体批评填海是「大白象工程」,担心库房会被掏空。   本报港闻部报道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发展大屿山的愿景,涵盖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灵洲附近的人工岛、大屿山北岸和屯门沿海地带,包括重新规划后的内河码头区和龙鼓滩等多个发展区,希望实现这个跨越未来二、三十年的愿景。


消息称费用高达5000亿


大屿山将会继中区及东九龙后,成为第三个核心商业区。政府预计可以兴建26万至40万个住宅单位,让最多110万人居住。当中70%为公营房屋,首阶段争取在2025年动工,预计最快2032年入伙,更可造就34个工作岗位。政府也研究以道路及铁路,连接屯门沿海、大屿山欣澳、中部水域人工岛和港岛北;北大屿山公路亦会扩建成一条五线双行的高速公路。计划亦包括已动工的东涌新市镇扩展工程,以及计划在欣澳及龙鼓滩近岸填海,加上多个人工岛,整体填海规模超过2,100公顷。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填海连同基建的费用最少要4,000至5,000亿元。


虽然政府未就此计划进行公众谘询工作,但林郑月娥昨午举行记者会时,已即场派发小册子。对于外界质疑计划开支庞大,她认为如果因所需费用昂贵,就不去做是短视。这个计划预计最快2032年才有人迁入上址,由现时计算有14年,所以基建开支并非一次过在一段时间内使用。「在基建方面我们已每年动用1,000亿元,但这1,000亿元会随着工程完成便停,……所以基建的长期规划不应该在眼前受到很大的财政考虑而影响。……」她又形容土地供应不足,令她「神仙难变」,面对市民的要求,唯一方法是不断增加供应。


被问到为何不善用粉岭高尔夫球场用地,而选择大幅度填海。她说是否动用粉岭高尔夫球场用地建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仍在研究,期望听到对方的报告。


网民揶揄「兵败屿山岛」


对于政府的填海构思,公民党议员陈淑庄说是项大型填海计划,反映政府沉迷基建,质疑计划可能使用近1万亿元,几乎掏空本港库房,担心香港日后如果遇上金融危机,将何以应付。本土研究社成员杨夏至认为填海所得房屋最快都要数十年时间才落成,未能解决现时严峻的房屋问题,而且填海成本预计需要数千亿元,批评填海是「大白象工程」,担心库房会被掏空。民主党议员尹兆坚批评填海计划,是绕过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的谘询结果,他又质疑填海计划未达社会共识,不符合程序公义。有网民发起「人工岛命名大赛」,揶揄是项计划,例如「不安全岛」、「斩手指戒岛」、「兵败屿山岛」等。


不过,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席黄远辉表示,施政报告提出的大规模填海计划,并非绕过专责小组,而是参考了小组早前提交给行政长官的初步观察,市民都明白土地供应短缺问题迫在眉睫,需要有持续的土地供应,任何增加土地的方法都需要时间落实,形容填海是未雨绸缪。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见到林郑回应香港对土地储备与开发土地的需求,认同其提出的土地供应方案的方向正确。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