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年相繼爆出食水含鉛超標、水中摻雜雜質事件,令市民更關注食水安全。不過,消費者委員會近年平均每年接獲30多宗牽涉濾水器的投訴,發現有推銷員利用這種心態,令消費者放下戒心,實則是推銷水機或濾水器。有投訴個案中的推銷員以「食水計劃主任」自居,有意無意提及「房屋署」等字眼,令投訴人誤以為與政府有關,於是「落單」購入,及後才驚覺受騙。有投訴人購置一部3.3萬元電解水機後全家肚瀉兼頭痛,求醫始得悉不宜長期飲用鹼性水,醫生更指出電解水機幾乎危害家中幼兒健康,影響發育。本報港聞部報道
消費者委員會昨日推出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提及近年接獲不少關於濾水器投訴,2015至17年分別有34、41及40宗,至於今年頭九個月錄得29宗,較去年同期上升一宗。
自稱食水計劃主任行騙
消委會較早前收到市民陳小姐的投訴稱,有推銷員上門時自稱是「食水計劃主任」,正為基層家庭及長者提供安裝濾水器優惠,言談間又提及「房屋署」字眼,令陳小姐誤以為是政府資助服務。該名主任登門入室後要求飲一杯水,喝完後便說水有鐵質及異味,推介一款價值2,000元的濾水器,更聲稱享有10年保養,並提供每年免費上門更換一支濾芯的服務作招徠。
該名主任隨即詢問陳小姐家中有沒有長者,她不虞有詐,稱父親已年屆65歲,對方即表示可以提供1,700元長者優惠,她於是付款並安裝。不過,陳小姐事後在網上看到不少關於上門推銷濾水器的報道,懷疑自己受騙,要求收回濾水器及退款遭拒,遂向消委會投訴。消委會按單據上公司地址寄出的信件被退回,致電後有職員表示會直接與陳小姐聯絡,該公司最終只肯退回1,400元,餘下300元當作拆卸費,陳小姐接納不再追究。
誤信可清除殘餘農藥
至於市民張先生投訴稱,早年於向一間公司購買空氣淨化機,公司職員有次上門檢查時推銷一款獲日本安全認證、價值3.3萬元的電解水機,聲稱電解水酸鹼值為pH8.5至9.5,可洗淨蔬果上殘餘農藥,更毋須煮沸就可直接飲用。不過,張先生購置水機飲用後,與家中成員均出現持續肚瀉及頭痛。醫生告知張先生,不建議長期飲用鹼性水,尤其幼兒仍處於發育階段更不宜飲用,他之後要求公司退款無果。消委會跟進後獲悉,該公司已收回電解水機,並將貸款更換一套多功能清潔工具,並加道三套空氣化機濾芯,張先生答允安排。
揚言洗頭不需護髮素
另一宗投訴個案,王女士表示,收到一間銷售公司來電,聲稱能提供免費驗水計劃,她以為是政府安排的屋邨驗水服務故安排檢驗。數日後,公司安排一名職員登門驗水,對方要求她用兩隻杯載滿自來水,並將一些液體滴進其中一隻杯內,水杯立即變黃,職員順勢指水質不潔及含有氯氣,繼而把茶葉加入杯裏,變黃的水竟然回復清澈。職員向王女士解釋,「茶葉吸收了水中氯氣」,警告長期吸收氯氣會影響健康。
職員之後進一步向王女士推銷產品,稱有客戶現在洗頭毋須再落護髮素也十分柔順,同時不斷催促簽名購買,王女士最抵受不住游說「落單」,惟職員竟將產品裝在浴室,她此時始驚覺所購的不是濾水器而是水機,即場質問職員,惟對方不作回應匆匆離去。
誤導買只宜淋浴水機
王女士的兒子發現產品列明不宜作淋浴以外的用途,售價高達9,000元,母親更簽署了24個月分期付款。王女士申訴簽名時不清楚價錢,「職員一時話月供200元,一時話400元」,其子亦質疑對方一直以「水機」推銷,沒清楚交代用途及價錢,有誤導之嫌,已向海關舉報,並要求退款。推銷公司回覆消委會稱拒絕退款,消委會建議王女士循小額錢債審裁處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