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5日
星期五
   | 气 温 : 26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不良推销手法大曝光 年均数十宗涉滤水器投诉 贵价电解水机 饮后泻不停
发佈日期 : 2018-10-16

水务署确保水质安全符合世界衞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
早年爆发食水安全危机后,立法会综合大楼内茶水房水
消委会总幹事黄凤嫺(右)、消委会宣传及社区关係小
启晴邨曾发生食水含铅超标事件,水务署当时派水车向
部分推销员自称食水安全主任,暗示乃房署代表。(消
水务署确保水质安全符合世界衞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
早年爆发食水安全危机后,立法会综合大楼内茶水房水

香港近年相继爆出食水含铅超标、水中掺杂杂质事件,令市民更关注食水安全。不过,消费者委员会近年平均每年接获30多宗牵涉滤水器的投诉,发现有推销员利用这种心态,令消费者放下戒心,实则是推销水机或滤水器。有投诉个案中的推销员以「食水计划主任」自居,有意无意提及「房屋署」等字眼,令投诉人误以为与政府有关,于是「落单」购入,及后才惊觉受骗。有投诉人购置一部3.3万元电解水机后全家肚泻兼头痛,求医始得悉不宜长期饮用硷性水,医生更指出电解水机几乎危害家中幼儿健康,影响发育。本报港闻部报道


消费者委员会昨日推出最新一期《选择》月刊,提及近年接获不少关于滤水器投诉,2015至17年分别有34、41及40宗,至于今年头九个月录得29宗,较去年同期上升一宗。


自称食水计划主任行骗


消委会较早前收到市民陈小姐的投诉称,有推销员上门时自称是「食水计划主任」,正为基层家庭及长者提供安装滤水器优惠,言谈间又提及「房屋署」字眼,令陈小姐误以为是政府资助服务。该名主任登门入室后要求饮一杯水,喝完后便说水有铁质及异味,推介一款价值2,000元的滤水器,更声称享有10年保养,并提供每年免费上门更换一支滤芯的服务作招徕。


该名主任随即询问陈小姐家中有没有长者,她不虞有诈,称父亲已年届65岁,对方即表示可以提供1,700元长者优惠,她于是付款并安装。不过,陈小姐事后在网上看到不少关于上门推销滤水器的报道,怀疑自己受骗,要求收回滤水器及退款遭拒,遂向消委会投诉。消委会按单据上公司地址寄出的信件被退回,致电后有职员表示会直接与陈小姐联络,该公司最终只肯退回1,400元,余下300元当作拆卸费,陈小姐接纳不再追究。


误信可清除残余农药


至于市民张先生投诉称,早年于向一间公司购买空气净化机,公司职员有次上门检查时推销一款获日本安全认证、价值3.3万元的电解水机,声称电解水酸硷值为pH8.5至9.5,可洗净蔬果上残余农药,更毋须煮沸就可直接饮用。不过,张先生购置水机饮用后,与家中成员均出现持续肚泻及头痛。医生告知张先生,不建议长期饮用硷性水,尤其幼儿仍处于发育阶段更不宜饮用,他之后要求公司退款无果。消委会跟进后获悉,该公司已收回电解水机,并将贷款更换一套多功能清洁工具,并加道三套空气化机滤芯,张先生答允安排。


扬言洗头不需护髮素


另一宗投诉个案,王女士表示,收到一间销售公司来电,声称能提供免费验水计划,她以为是政府安排的屋邨验水服务故安排检验。数日后,公司安排一名职员登门验水,对方要求她用两只杯载满自来水,并将一些液体滴进其中一只杯内,水杯立即变黄,职员顺势指水质不洁及含有氯气,继而把茶叶加入杯裏,变黄的水竟然回復清澈。职员向王女士解释,「茶叶吸收了水中氯气」,警告长期吸收氯气会影响健康。


职员之后进一步向王女士推销产品,称有客户现在洗头毋须再落护髮素也十分柔顺,同时不断催促签名购买,王女士最抵受不住游说「落单」,惟职员竟将产品装在浴室,她此时始惊觉所购的不是滤水器而是水机,即场质问职员,惟对方不作回应匆匆离去。


误导买只宜淋浴水机


王女士的儿子发现产品列明不宜作淋浴以外的用途,售价高达9,000元,母亲更签署了24个月分期付款。王女士申诉签名时不清楚价钱,「职员一时话月供200元,一时话400元」,其子亦质疑对方一直以「水机」推销,没清楚交代用途及价钱,有误导之嫌,已向海关举报,并要求退款。推销公司回覆消委会称拒绝退款,消委会建议王女士循小额钱债审裁处讨。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