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是警隊成立175周年,將會推出一套以「我們的警隊」(Our Police Force)為主題的特別郵票,今次乃時隔25載、九七回歸後首套紀念警隊成立的郵票,對上一次發行己是「皇家香港警察」時代。另一巧合之處是兩次發行郵票之時,均是處長更替之年。明年發行的一套六枚郵票及郵票小型張,將展示目前多元化的警務工作,值得留意是近10年才成立的「反恐特勤隊」(CTRU)亦成為亮點,反映警隊防範恐襲的新挑戰。
本報港聞部報道
電子網絡世代,人與人之間已鮮靠書信聯繫,郵票的功能漸退,但它承載的歷史意義不減。警隊自1844年成立以來,一直竭力維持社會治安,保護香港市民的生命及財產,但工作性質已歷經變化。有別於其他地方的警隊,香港警隊肩負不同範疇的工作,例如海岸及邊防安全、反恐工作等。為了讓公眾進一步識警隊的獨特性和廣泛服務,香港郵政將於明年4月30日推出一套以「我們的警隊」為主題的特別郵票,並會同時推出相關的郵品,包括套摺、珍貴郵票小冊子及首日封。由於正式發行當日數量有限,歡迎預購。
回歸前紀念郵票 關卓然律師提出
一套六枚郵票將展示了警隊六大範疇的工作,並以不同單位及人員作代表。郵票面值2元是「邊境防衛」,肩負航空安全的機場特警及海岸安全的水警小艇隊最具代表性。「罪案偵查」則由俗稱「CID」的刑事偵緝人員代表,郵票面值是2.6元。「警察訓練」由警察學院的學警訓練為主題,郵票面值是3.7元。5元郵票面值是負責「交通管制」的交通警員及警隊護送組人員。
在新時代下的警政,「國際合作」亦非常重要,以反恐合作可謂最具代表性,故郵票主題是雄斗斗的「反恐特勤隊」及「飛虎隊」,郵票面值是4.9元。另一特色是警隊提倡「多元文化及平等機會」,故在面值3.4元的郵票以非華裔警務人員任主角。10元面值郵票則是「衝鋒隊」。據了解,郵票面值與警務工作的重要性及難度並不掛勾,不是代表面值最貴就角色愈重要。
殖民地郵票 手繪警署畫像較粗疏
今次發行的特別郵票除了紀念警隊成立175周年外,亦是一次向公眾展示警務工作的機會,加強宣傳與推廣,有助拉近與市民之間的距離。
另一方面,這套「我們的警隊」特別郵票亦具收藏價值,此乃九七回歸後首套紀念警隊成立、時隔25載後第二次發行。對上一套是1994年發行警隊150周年的紀念郵票,當時仍是「皇家香港警察」。
前高級警司、歷史專家、博物館顧問何明新接受本報查詢時憶述,香港郵政曾於1994年發行警隊150周年的紀念郵票,提出者並非來自警隊中人,而是「胡關李羅律師行」的關卓然律師。何明新憶述,香港郵學會(俗稱:西郵會)、香港中國郵學會及警察郵學會乃三大郵學會,當年關卓然是西郵會主席,他向當時的外籍郵政局局長曾經在警隊出任總行政主任一職(即文官的主管)提議發行紀念警隊150周年郵票,經商討後,警隊由多名外籍警官統籌。
兩次發行郵票 均是更替處長之年
據了解,在殖民地時代發行的紀念郵票,設計意念以警隊不同時代「歷史」為主,不同年代的制服的警察身後有手繪的警署畫像,但較粗疏,隱約看出1.3元是俗稱「大館」的「中央警署」、2元是位於尖沙嘴的前水警總部、2.4元是元朗前屏山警署、5元是前赤柱警署等。當年,警民關係組協助銷售郵票,部分警務人員因賣郵票成績理想而獲警務處長讚賞及嘉許,甚至扶搖直上。時至今天,明年發行的郵票圖像則嚴謹得多,而且相信亦不會單靠「賣郵票」成績佳而獲晉升機會了。
1994年及2019年兩次發行郵票,無巧不成話,均是警務處處長更替之時,前者是李君夏交棒予許淇安,後者則是盧偉聰極大機會交棒予鄧炳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