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是警队成立175周年,将会推出一套以「我们的警队」(Our Police Force)为主题的特别邮票,今次乃时隔25载、九七回归后首套纪念警队成立的邮票,对上一次发行己是「皇家香港警察」时代。另一巧合之处是两次发行邮票之时,均是处长更替之年。明年发行的一套六枚邮票及邮票小型张,将展示目前多元化的警务工作,值得留意是近10年才成立的「反恐特勤队」(CTRU)亦成为亮点,反映警队防范恐袭的新挑战。
本报港闻部报道
电子网络世代,人与人之间已鲜靠书信联繫,邮票的功能渐退,但它承载的歷史意义不减。警队自1844年成立以来,一直竭力维持社会治安,保护香港市民的生命及财产,但工作性质已歷经变化。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警队,香港警队肩负不同范畴的工作,例如海岸及边防安全、反恐工作等。为了让公众进一步识警队的独特性和广泛服务,香港邮政将于明年4月30日推出一套以「我们的警队」为主题的特别邮票,并会同时推出相关的邮品,包括套摺、珍贵邮票小册子及首日封。由于正式发行当日数量有限,欢迎预购。
回归前纪念邮票 关卓然律师提出
一套六枚邮票将展示了警队六大范畴的工作,并以不同单位及人员作代表。邮票面值2元是「边境防卫」,肩负航空安全的机场特警及海岸安全的水警小艇队最具代表性。「罪案侦查」则由俗称「CID」的刑事侦缉人员代表,邮票面值是2.6元。「警察训练」由警察学院的学警训练为主题,邮票面值是3.7元。5元邮票面值是负责「交通管制」的交通警员及警队护送组人员。
在新时代下的警政,「国际合作」亦非常重要,以反恐合作可谓最具代表性,故邮票主题是雄斗斗的「反恐特勤队」及「飞虎队」,邮票面值是4.9元。另一特色是警队提倡「多元文化及平等机会」,故在面值3.4元的邮票以非华裔警务人员任主角。10元面值邮票则是「冲锋队」。据了解,邮票面值与警务工作的重要性及难度并不挂勾,不是代表面值最贵就角色愈重要。
殖民地邮票 手绘警署画像较粗疏
今次发行的特别邮票除了纪念警队成立175周年外,亦是一次向公众展示警务工作的机会,加强宣传与推广,有助拉近与市民之间的距离。
另一方面,这套「我们的警队」特别邮票亦具收藏价值,此乃九七回归后首套纪念警队成立、时隔25载后第二次发行。对上一套是1994年发行警队150周年的纪念邮票,当时仍是「皇家香港警察」。
前高级警司、歷史专家、博物馆顾问何明新接受本报查询时忆述,香港邮政曾于1994年发行警队150周年的纪念邮票,提出者并非来自警队中人,而是「胡关李罗律师行」的关卓然律师。何明新忆述,香港邮学会(俗称:西邮会)、香港中国邮学会及警察邮学会乃三大邮学会,当年关卓然是西邮会主席,他向当时的外籍邮政局局长曾经在警队出任总行政主任一职(即文官的主管)提议发行纪念警队150周年邮票,经商讨后,警队由多名外籍警官统筹。
两次发行邮票 均是更替处长之年
据了解,在殖民地时代发行的纪念邮票,设计意念以警队不同时代「歷史」为主,不同年代的制服的警察身后有手绘的警署画像,但较粗疏,隐约看出1.3元是俗称「大馆」的「中央警署」、2元是位于尖沙嘴的前水警总部、2.4元是元朗前屏山警署、5元是前赤柱警署等。当年,警民关係组协助销售邮票,部分警务人员因卖邮票成绩理想而获警务处长赞赏及嘉许,甚至扶摇直上。时至今天,明年发行的邮票图像则严谨得多,而且相信亦不会单靠「卖邮票」成绩佳而获晋升机会了。
1994年及2019年两次发行邮票,无巧不成话,均是警务处处长更替之时,前者是李君夏交棒予许淇安,后者则是卢伟聪极大机会交棒予邓炳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