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金融管理局回应事件指出,两名女子被骗的事件,涉及怀疑个人资料被盗用作开设储值支付工具户口,并设立电子直接扣帐授权服务,即eDDA进行增值,而案件已转交警方调查。金管局又指出,倘若帐户持有人确实并未授权有关扣帐,并不需要为有关的交易承担责任。
金管局发言人又表示,已要求储值支付系统营运商以及银行检视相关的程序,以降低个人资料被盗用的风险,而在完成有关工作前,会暂停电子钱包内的直接扣帐授权进行增值的服务。发言人又指出,「转数快」至今运作正常,局方暂时只接获三宗投诉,相信事件与转数快系统,以及使用个人对个人转帐和支付服务的安全性无关。
另外,滙丰银行发言人表示十分重视安全及保障客户的利益,有关事件涉及使用银行户口来为参与「转数快」的储值支付工具进行增值,而根据业界运作,储值支付工具需对电子直接付款授权(eDDA)指示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有全部责任,其中包括银行户口及获得户口的持有人同意从其户口中扣除资金。滙丰会根据由储值支付工具发出的指示及信息来设置eDDA。滙丰会向户口的持有人发出确认书,通知客户已成功设置eDDA。另外,每次增值交易后,也会向户口持有人发送手机提示信息。
滙丰并强调,滙丰流动理财应用程式及个人网上理财的「转数快」功能均运作正常,客户如注意到不寻常户口活动或交易,应立即通知滙丰和报警,而滙丰旗下的PayMe则不受这次储值支付工具暂停银行户口增值功能的影响,用户如欲将其滙丰银行账户连接至PayMe户口进行增值,须输入一次密码,而密码会发送至客户存于滙丰的手机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