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智龄科技大派用场。理工大学开设的「智龄科技体验中心」,展出多项与长者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产品,提升其生活质素及安全。其中针对认知障碍长者问题,一旦离开院舍随时失去踪影,这样置于床边的感应器便可肩负起监察的角色,当长者于夜间离床时,让院舍人员可提高警觉,从而提供协助。
本报港闻部报道
理工大学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拨款4,795万港元,于未来五年开展「赛马会智龄匯」计划,当中设有面积达1,600平方呎的「体验中心」,涵盖长者衣、食、住、行、个人护理、安全装置、健康管理等十大类别,设有按典型住屋实际比例建成的智龄家居示范单位,客厅、厨房、浴室和睡房均安装了智龄科技产品,向参观者呈现一个理想的现代化长者家居。
强化实境家居训练
当中,用以监察认知障碍长者夜间状况的「eNightLog」感应系统,在长者离床时会在iPad及手机应用程式上作出提示,以方便院舍值班人员或照顾者得知长者夜间情况,当长者坐起来,或有人经过长者睡床位附近位置,会作记录但不作提示,如有需要,使用者可自行设置须提示的监察范围。而理工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将于五年内为指定的六间院舍,当中包括扶康会及仁济医院等,提供合适的智能辅助工具,以提高前线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院友的起居安全。
最新仍在研究阶段的「强化实境家居训练」,可望日后对长者带来一定裨益。长者戴上智能眼镜以体验扩增实境(AR),进行虚拟家居训练,例如重温煮饭、泡咖啡等,提升自理能力。就其不同于虚拟实境(VR),并未让用家置身三维空间,不会令长者用家感到头晕不适。
就安装多种辅助器材的智能家居「智型居」,长者可体验智能家居,例如以声控开关灯及电视等。智能轮椅「iWheelchair」,当用家坐上后触摸到感应器,可传送其身体状况,跌倒亦会有警报器,以及透过平板电脑通知家人或照顾者。亦有帮助中风人士的「復康袖」,利用自身脑电波进行训练、智能鞋垫「iBalanx」则可测试步伐压力情况,可得知其是否平稳,有助了解长者健康情况。
水温过热灯光提醒
亦有一些为长者生活而设的产品,如有长者夜间如厕多有不开灯,在感应到水温过热,便会以灯光提醒,以减少被热水灼伤的机会。亦有可安装在私家车中,方便长者当作支点上下车的多功能车用手把,以及防滑尖头筷子,无论使用左手或右手者,都能轻易夹起饭菜。仍在研发中的智能陪伴机械人,其中一只仍限于使用日文交流。
在体验中心内,亦设有资料库,可看到600多款科技产品的简介,其将开放予公众参观,并设有亲身体验活动、工作坊及导赏参观等,让公众了解科技产品和装置,藉此推广智龄科技。「体验中心」亦将成为修读「智龄科技」课程学生的实验基地,课程由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开办,理大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可选读。理大校长唐伟章昨日称计划要推展成功,不能单靠研究人员,还要得到多个安老服务机构的合作及支持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