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智齡科技大派用場。理工大學開設的「智齡科技體驗中心」,展出多項與長者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產品,提升其生活質素及安全。其中針對認知障礙長者問題,一旦離開院舍隨時失去蹤影,這樣置於床邊的感應器便可肩負起監察的角色,當長者於夜間離床時,讓院舍人員可提高警覺,從而提供協助。
本報港聞部報道
理工大學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4,795萬港元,於未來五年開展「賽馬會智齡匯」計劃,當中設有面積達1,600平方呎的「體驗中心」,涵蓋長者衣、食、住、行、個人護理、安全裝置、健康管理等十大類別,設有按典型住屋實際比例建成的智齡家居示範單位,客廳、廚房、浴室和睡房均安裝了智齡科技產品,向參觀者呈現一個理想的現代化長者家居。
強化實境家居訓練
當中,用以監察認知障礙長者夜間狀況的「eNightLog」感應系統,在長者離床時會在iPad及手機應用程式上作出提示,以方便院舍值班人員或照顧者得知長者夜間情況,當長者坐起來,或有人經過長者睡床位附近位置,會作記錄但不作提示,如有需要,使用者可自行設置須提示的監察範圍。而理工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將於五年內為指定的六間院舍,當中包括扶康會及仁濟醫院等,提供合適的智能輔助工具,以提高前線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提升院友的起居安全。
最新仍在研究階段的「強化實境家居訓練」,可望日後對長者帶來一定裨益。長者戴上智能眼鏡以體驗擴增實境(AR),進行虛擬家居訓練,例如重溫煮飯、泡咖啡等,提升自理能力。就其不同於虛擬實境(VR),並未讓用家置身三維空間,不會令長者用家感到頭暈不適。
就安裝多種輔助器材的智能家居「智型居」,長者可體驗智能家居,例如以聲控開關燈及電視等。智能輪椅「iWheelchair」,當用家坐上後觸摸到感應器,可傳送其身體狀況,跌倒亦會有警報器,以及透過平板電腦通知家人或照顧者。亦有幫助中風人士的「復康袖」,利用自身腦電波進行訓練、智能鞋墊「iBalanx」則可測試步伐壓力情況,可得知其是否平穩,有助了解長者健康情況。
水溫過熱燈光提醒
亦有一些為長者生活而設的產品,如有長者夜間如廁多有不開燈,在感應到水溫過熱,便會以燈光提醒,以減少被熱水灼傷的機會。亦有可安裝在私家車中,方便長者當作支點上下車的多功能車用手把,以及防滑尖頭筷子,無論使用左手或右手者,都能輕易夾起飯菜。仍在研發中的智能陪伴機械人,其中一隻仍限於使用日文交流。
在體驗中心內,亦設有資料庫,可看到600多款科技產品的簡介,其將開放予公眾參觀,並設有親身體驗活動、工作坊及導賞參觀等,讓公眾了解科技產品和裝置,藉此推廣智齡科技。「體驗中心」亦將成為修讀「智齡科技」課程學生的實驗基地,課程由生物醫學工程學系開辦,理大各個專業的學生都可選讀。理大校長唐偉章昨日稱計劃要推展成功,不能單靠研究人員,還要得到多個安老服務機構的合作及支持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