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出《射鵰英雄传》、《神鵰侠侣》等武侠小说鉅着的着名作家金庸,下午在香港养和医院安详逝世,享年94岁。金庸的忘年好友陶杰昨日透露,金庸晚年罹患肝癌,而他昨午默默聆听着一位亲友视像电话对他说话期间含笑而逝;而金庸多年好友倪匡指出金庸的武侠小说天下第一,作品将永远留存。 本报港闻部报道
原名查良镛的金庸,昨午传出离世消息,其儿子查传倜其后证实事件,并表示父亲走得安详。陶杰昨晚则透露,金庸晚年罹患肝癌,亦有初期脑退化徵兆,而其在昨日下午4时30分离世。他又表示上周曾到医院探望金庸,在床边用上海话向其述说世界时局,当时金庸的眼睛发亮,抓着他的手,「我告诉他今天几月几号,中国和美国之间发生了甚么事情,他全神贯注地听着,像一个纯真的小孩」。
陶杰曾探望 指患肝癌呈脑退化
陶杰又说,前日再去医院看望查,而金庸正在熟睡,当时他面色很好,「我以为他总还有几星期。今天(30日)下午接到消息,说他走的时候,在默默聆听着一位亲友视像电话对他说话,听着听着,他含笑而逝」。陶杰又赞扬金庸是真的儒侠,指其是300年来绝后空前。
他又表示海宁查家书香世代,康熙年代官拜翰林,而金庸非嫡出,亲母是着名诗人徐志摩的姑母,徐志摩为金庸表哥,而金庸在徐志摩离世后代表全家往上海拜祭,方知自己的家族显赫。陶杰又表示,金庸拥有前清家世及气派,孕育了他写武侠小说的功力。
倪匡:金庸武侠小说天下第一
倪匡则形容金庸的小说是天下第一,「古今中外、无出其右」,指出金庸虽然已虽世,但其作品将永远留存下来。他又忆述金庸是他的活字典,「我有甚么不明白,有时我自己懒得去查、懒得去求我就去问他,他甚么都知道」。
特首林郑月娥发表声明,对金庸辞世表示深切哀悼:「查教授学识渊博,是着名武侠小说作家,其作品承袭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糅合歷史与文化,脍炙人口,深受世界各地华人喜爱,其着作更多次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等,对传承中华文化有莫大贡献。」她又指金庸亦为报业泰斗,为社会建言,深得业界敬重。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亦对金庸辞世深表哀悼,指出其经典作品为香港新派武侠小说发展奠下基石,其文字及其所彰显的侠义精神将铭记巿民心中。
金庸1924年生于浙江省海宁,家族清康熙年间出过五名状元,书香门第,但父亲查枢卿因是地主,50年代初被指反革命罪遭处决。金庸1948年由上海《大公报》调来本港,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曾撰写《绝代佳人》等电影剧本,同事梁羽生为报章编写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金庸则写《书剑恩仇录》,引起轰动,顿时金梁齐名。金庸1959年创办《明报》,即连载其武侠小说《神鵰侠侣》,为报章打入读者基础。
金庸17年间创作了15本武侠小说,更将武侠小说带入学术殿堂,吸引两岸三地无数学者研究,掀起「金学」,但他1972年写毕《鹿鼎记》后便封笔,而其小说70年代开始在电视、电影掀起武侠热潮,这股金庸热更直捲漫画、电脑游戏等,吸引一代又一代的金庸迷。
至于他在小说中最喜爱的人物,他曾表示包括《笑傲江湖》中的令孤沖,以及《神鵰侠侣》的杨过和《天龙八部》的乔峰,事实上他年轻时性格与令狐沖一样有独立的思想,不会盲从,故中学及大学曾两度被开除学籍,至于他在小说中最喜爱的女子,则是《倚天屠龙记》的小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