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1989年的「六四」事件,令当时任基本港起草委员的查良镛深感震撼,一为被镇压的学生洒泪,而他亦结束其政治生涯,并淡出报坛,将一手创办的《明报》售予于品海,以为于品海会承办其办报精神,唯于品海其后面对财政困难,最后将《明报》再转售予马来西亚商人张晓卿。
一度为被镇压学生洒泪
八九民运期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5月20日将民运定性为「动乱」,颁布「首都戒严令」,查良镛当天即辞去基本法草委职务,结束从政生涯。他一直支持邓小平及其路线,但六四令他感到震惊,他其后在电视节目上谈及六四时一度为被镇压的学生洒泪。
金庸同年亦淡出报界,宣布卸任下社长职务,只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1993年4月宣布改任名誉主席,并将明报集团售予于品海,至1994年初正式退出。不过,于品海其后将明报企业售予张晓卿,曾有传查良镛对出售《明报》给于品海是一生最大错误,但他则否认有关说法。
明报发声明称文坛损失
明报报业集团昨晚发表声明,对创办人查良镛离世深感惋惜及难过,对其家人致以深切慰问,并表示查良镛是明报报业集团主席张晓卿丹斯里拿督的好友。声明又赞扬查良镛不怕艰辛,殚精竭虑,以一支健笔打出名堂,无以臻此,其遽逝对报社、对香港新闻事业乃至对华文文学界都是一大损失。
另外,新华社昨晚发文提及查良镛被委任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为香港回归祖国事务殚精竭虑,多次在报刊上论述香港的前景,对回归祖国后的香港持乐观态度」,但全文未有提及查良镛辞去基本法草委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