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泰斗金庸(查良镛)周三辞世,葬礼将按其生前意愿以私人形式举行。一代巨匠驾鹤西归,在文坛留下美名,政治生涯却遭受挫折,担任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制小组港方召集人期间,1988年与另一草委查济民提出本港回归后政制发展的「双查方案」,以循序渐进方式达至普选,惟方案被指过于保守,查良镛备受恶评,被认为留下人生污点。不过,当时反对方案的草委、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昨早则为查良镛平反,指出重看方案,才领会其蕴藏智慧,直言如果方案获得落实,本港现在或已达成普选。本报港闻部报道
「双查方案」提出回归后第三届特首任内举行全民投票,决定第四届特首及第五届立法会是否普选产生。民主派当年抨击方案过慢达至普选,更有学生到查良镛创办的《明报》外烧报纸抗议。当年反对方案的李柱铭昨早在商台节目指出,其实方案提出全体选民投票决定是否终极普选,那就是公投,但他当年只感到伤心,因查良镛在基本法草委会内有帮民主派,觉得有「两个半」民主派草委,除他和司徒华外,那「半个」就是查良镛,对于其会跟查济民提出如此保守的方案大感痛心。
知甚么可行 甚么不可行
不过,李柱铭回首过去,才发现查良镛的智慧,指出其或因熟悉共产党做法,知道甚么可行、甚么不可行,没有共产党支持的方案不可能通过,「他实在有高度智慧,这个伏笔很厉害,公民投票很公平,到时由香港人决定是否要普选方案」,可惜他当时看不到内裏智慧,而方案最终获得通过,然而其后因六四事件遭到抽起,倘方案得以落实,现在就已有民主。
立法会议员田北辰在社交平台facebook贴文,认为金庸小说对人民百姓的关怀,对国家民族的承担,对治国平天下的探讨,是进入殿堂的真正原因。对于有人认为金庸笔下很多反抗英雄,本人却很建制,表里不一,他则表示这是没有读懂金庸,形容金庸是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理想要远大,手法要务实。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自言是金庸小说迷,爱《神鵰侠侣》,更曾是其邻居,与金庸妻子林乐怡(May)稔熟,并透露去年与林见面时特地问候查良镛,当时她透露丈夫已不认得人。
12日起 金庸馆设弔唁册
查良镛创办的明河社出版公司则发出讣告,表示根据查良镛生前意愿,葬礼会以私人形式举行,但会于本月12日至30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金庸馆设置弔唁册,供公众向查良镛作最后致意,并代表查家感谢各界的关怀。查良镛儿子查传倜凌晨则在微信上载父亲多张生前图片,并以一首七言诗向父亲告别:「有容乃大侠客情,无慾则刚论政坛,看破放下五蕴空,含笑驾鹤倚天飞。」江苏网络电视台则在微博表示查传倜彻夜未眠怀念父亲。
台湾歌手查家雯亦在fb贴文,表示金庸对她是既熟悉但又无比陌生的亲族长辈,惟始终无缘得见一面,「若不好好道别,也就没有以后了」。她表示金庸和她祖父是堂兄弟,而根据资料,其祖父查良鑑乃金庸堂兄,曾任台湾的「法务部部长」及「最高法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