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警务处採取三招逐步改善警署羁留设施的安全水平,其中一招是试行电子巡查系统。今年9月起,在湾仔、红磡及秀茂坪警署试行「电子羁留室巡查及警示系统」,报案室人员每25分钟巡查羁留室一次,并需以个人的委任证「拍卡」作实时纪录。当巡视系统踏入倒数5分钟,电脑屏幕就会提醒相关警务人员巡查;当倒数1分钟及逾时,更会响起两种提示声响,再作提醒。支援科警司戚夏瑜接受访问时表示,该系统试用约两个月至今,运作情况良好,计划明年在大部分警署安装。
目前,香港有42间警署,当中33间设有羁留室,38间设有临时羁留处。警方在去年6月成立「羁留管理检讨委员会」,由助理处长(支援)担任主席,以全面检讨「政策、程序及训练」、「设施及环境」和「资讯科技」事宜和提出建议,经研究后,推出三招改善:设立电子羁留室巡查及警示系统、在羁留室加密栏网及改装强化纤维玻璃,以及在仓内加装防撞软垫(详见配稿)。
倒数5分钟响闹 未巡视闪红灯
戚夏瑜说,警方已优化羁留室、临时羁留处的设计,并以电子科技提升工作效能,当中在今年9月于湾仔、秀茂坪及红磡警署开始试行「电子羁留室巡查及警示系统」。她表示,该系统以拍卡器代替现时俗称「流水簿」的纪录簿,警务人员完成巡视后以警察委任证拍卡作电子实时纪录。
她解释:「巡查工作需要两个阶级的人员负责,值日官需要在60分钟内巡查羁留室一次,而报案室人员就需要每25分钟巡查一次。以报案室人员的巡查工作为例,在倒数五分钟,系统上的倒数时计会由绿色转为红色,而且会不停闪动;在倒数一分钟,除了有视觉提示外,系统会发出第一种的提示声响;到了第25分钟,如果报案室人员尚未巡查羁留室,会有第二种的提示声响,直至完成巡查工作为止。」
该系统的第一种声响像电话响声,而第二种声响则为另一种节奏,而且会每隔30秒便响半分钟,直至报案室人员完成巡查工作为止;值日官每60分钟巡查一次的系统,以相同程序运作。
明年全港警署装系统 纪录存1年
戚夏瑜表示,如果发生逾时巡查,值日官需要记录下来。至于系统的记录,至少会保存一年,督察级、总督察级、警司级人员均可覆检相关记录,又称系统试行至今大约两个月,暂时运作情况良好,警方计划在2019年于大部分警署安装「电子羁留室巡查及警示系统」。她又透露,安装该系统需时两至三星期。
她强调,为履行对被羁留人士应有的谨慎责任,警务处在制订拘留及羁押被羁留人士的政策、程序和指引以至在设计及管理设施方面,均尽力确保羁留设施的保安、保障被羁留人士及有机会与其接触的人士的安全,并同时平衡对被羁留人士的私隐和权利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