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教育一向被视为重要的脱贫途径,惟去年仍有3.7万名具专上教育程度的在职贫穷人士,经过政策介入(恆常现金)后下降至2.7万人,贫穷率达1.9%,但仍较2009年的1.6%为高,政府解释,由于现时一些高学歷在职人士都与家人同住,独力「孭起头家」变相构成经济压力,造成贫穷因素之一。
独力「孭起头家」
报告指出本港去年在职贫穷人口,在恆常现金政策介入后录得16.9万人,佔整体贫穷人口16.7%,其中大部分(83.8%)具高中或以下教育程度,具专上教育程度的在职贫穷人士有2.7万人,其中1.8万人具学位或以上教育程度,佔64.2%。
去年具有专上教育程度的在职人士,他们的贫穷人口及贫穷率,均高于2009年的数据,报告指出由于专上教育普及而大幅增加近40万人,当中一小撮人或因其他社会经济特徵,而面对较高的贫穷风险。例如2017年这批在职贫穷人士较为年轻,当中不少为学生,兼职比率亦较高,惟工时相对较短,就业收入自然有限。
另外,他们大多因为家庭人口较多,又是家庭内唯一的工作成员,具有一定的家庭经济负担,故即使教育程度较佳,从事较高技术行业,但其住户收入仍然不高。工党立法会议员张超雄促请政府检讨在职家庭津贴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