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上環士丹頓街歷史悠久,位於港島區最早的發展區域內,有中西區區議員期望活化區可以承租部分單位予一些藝術家使用以及開闢作一些社區用途,讓該區與附近的元創坊、大館和孫中山史蹟徑產生協同效應,成為區內文化熱點。
可承租予藝術人士使用
中西區區議員陳財喜接受本報查詢時稱,其實該區的荷里活道有不少畫廊,既然有空間保留士丹頓街部分舊樓,理應開闢為一個文化藝術區域,確保樓宇質素下,或可承租部分單位予藝術人士使用,拓展為一個小藝術街。
他又稱士丹頓街是一條具歷史悠久的街道,位於港島區最早發展的區域內,促請當局妥善保育一些建築物。「這樣便可以把附近優閒設施相連一起,例如大館及元創坊等,打造為文化熱點。」
而中西區區議員陳捷貴認為中西區不一定需要重建,地區活化亦是另一個可行的方向。他解釋活化可以保留當區的原有氛圍和歷史風貌,例如上環近文武廟一帶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集中地,富有文化特色,自從元創坊(前身: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活化後,多了許多人來遊覽。
陳捷貴倡保育「鐵三角」
陳捷貴又稱,中環街市、大館(古蹟及藝術館)和元創坊為當區的「保育鐵三角」,認為政府需要保育「鐵三角」,讓人們可感受港英政府統治時期的歷史面貌。
中西區區議會主席葉永成議員說,既然市建局未能全面收購所有需要重建的樓宇,倒不如選擇進行地區活化工作。「其實周邊包括元創坊、(甘棠第)即是中山紀念館等等,早已成中西區遊覽的熱點,另外現時的大館,都是遊客必到的地方,中西區區議會和旅遊事務署亦經常攜手在區內展開大型旅遊推廣及更新地標,以廣推宣傳之效。」
葉永成又指出市建局有責任率先維修當局已收購且殘舊的樓宇,以保障樓宇不會繼續惡化。他亦表示贊成把6個單位承租給正輪候公屋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