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构思逾10年、位于上环的士丹顿街和永利街(H19项目)重建发展项目,由于受到地区人士及区议会反对,市区重建局经过详细考虑后决定搁置此项目,改为引入楼宇復修和地区活化等方法处理,市建局将会委託顾问进行一项「社区融合」的研究,预计明年中公布具体方案。当中拟拨出部分单位,用作「共居空间」,租予青年方便他们上班;而地舖则成为已届退休年龄长者的工作地方。与此同时,亦会决定拨出6个单位后作为过渡性房屋,供轮候公屋家庭租住。 本报港闻部报道
H19项目是前土地发展公司公布的重建计划之一,由市建局于2003年接手进行规划发展,及后项目的规划方案经歷数次转变,随着区议会和地区人士近年再就项目规划提出新的修订意见,包括建议市建局考虑以重建以外的方式,在该区进行市区更新,使现有业主们可以保存原来建筑群。市建局审慎考虑后,决定放弃推行原来的重建发展方案,改为引入楼宇復修和地区活化等手段,继续推展该区的市区更新工作。
翻新6单位拨社联共享房屋
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昨日发表网志,他指出为了更具体掌握社区的实际需要,市建局将委託顾问,进行一项「社区融合」(Community Making Study)的研究,了解H19项目蕴含的地方特色和歷史元素,还有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居民的需要,从而建议活化方案及营运模式,深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他补充在復修和翻新楼宇作社会房屋用途时,将与社联商议促进长幼间建立跨代和睦关係,实现长幼共融的营运模式。当中一个可作参考的方向,是伙拍非政府组织,拨出部分住宅单位和非住宅单位,用作「共居空间」或「共享工作空间」,楼上的住宅单位,经修葺后出租予有住屋需要的青年,方便他们在市区上班;楼宇地舖则成为有工作能力但已届退休年龄的长者,和其他年轻人共用的工作空间,让不同年龄和阶层人士可以共享设施,发展其兴趣和工作,并互相交流。
除了为现存楼宇进行復修,市建局亦会翻新项目内已收购的住宅单位,以作居住用途。其中位于士丹顿街60至62号唐楼的6个单位状况较好,只需进行一般修葺便可供居住。为照顾现时基层家庭对住屋的殷切需要,市建局决定完成翻新这6个单位后,在明年初先行拨予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营运社会房屋共享计划,为现时居住环境恶劣而又正轮候公屋的基层家庭,提供过渡性的住屋。
规划师:反映市建局成效不彰
对于今次的搁置决定,规划师吴永辉称该项目早于10多年前公布,期间有部分业权由其他公司收购,影响整个项目的业权利益分布,而市建局多年来均无法成功收购所有相关物业业权,随着项目成本高昂,加上项目效益不大,令重建计划停止进行。
他又称事件反映市建局工作成效不彰,问题根源在于本港目前除了市建局负责重建等工作,还有房委会及房屋协会同样负责本港建屋工作,由于多个机构负责与房屋有关的工作,政府有需要一併检讨此运作制度是否最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