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5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5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士丹頓街和永利街項目 重建改活化社區長幼共融
發佈日期 : 2018-11-26

擬活化的區域位於士丹頓街尾段位置。(陳樂婷攝)
市建局稱會繼續推展該區的市區更新工作。(陳樂婷攝
市建局研究如何活化士丹頓街與城皇街的舊區。(陳樂
韋志成稱明年上半年向區議會匯報活化方案。
擬活化的區域位於士丹頓街尾段位置。(陳樂婷攝)
市建局稱會繼續推展該區的市區更新工作。(陳樂婷攝

重建構思逾10年、位於上環的士丹頓街和永利街(H19項目)重建發展項目,由於受到地區人士及區議會反對,市區重建局經過詳細考慮後決定擱置此項目,改為引入樓宇復修和地區活化等方法處理,市建局將會委託顧問進行一項「社區融合」的研究,預計明年中公布具體方案。當中擬撥出部分單位,用作「共居空間」,租予青年方便他們上班;而地舖則成為已屆退休年齡長者的工作地方。與此同時,亦會決定撥出6個單位後作為過渡性房屋,供輪候公屋家庭租住。 本報港聞部報道


H19項目是前土地發展公司公布的重建計劃之一,由市建局於2003年接手進行規劃發展,及後項目的規劃方案經歷數次轉變,隨着區議會和地區人士近年再就項目規劃提出新的修訂意見,包括建議市建局考慮以重建以外的方式,在該區進行市區更新,使現有業主們可以保存原來建築群。市建局審慎考慮後,決定放棄推行原來的重建發展方案,改為引入樓宇復修和地區活化等手段,繼續推展該區的市區更新工作。


翻新6單位撥社聯共享房屋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日發表網誌,他指出為了更具體掌握社區的實際需要,市建局將委託顧問,進行一項「社區融合」(Community Making Study)的研究,了解H19項目蘊含的地方特色和歷史元素,還有不同年齡和階層的居民的需要,從而建議活化方案及營運模式,深化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他補充在復修和翻新樓宇作社會房屋用途時,將與社聯商議促進長幼間建立跨代和睦關係,實現長幼共融的營運模式。當中一個可作參考的方向,是夥拍非政府組織,撥出部分住宅單位和非住宅單位,用作「共居空間」或「共享工作空間」,樓上的住宅單位,經修葺後出租予有住屋需要的青年,方便他們在市區上班;樓宇地舖則成為有工作能力但已屆退休年齡的長者,和其他年輕人共用的工作空間,讓不同年齡和階層人士可以共享設施,發展其興趣和工作,並互相交流。


除了為現存樓宇進行復修,市建局亦會翻新項目內已收購的住宅單位,以作居住用途。其中位於士丹頓街60至62號唐樓的6個單位狀況較好,只需進行一般修葺便可供居住。為照顧現時基層家庭對住屋的殷切需要,市建局決定完成翻新這6個單位後,在明年初先行撥予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營運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為現時居住環境惡劣而又正輪候公屋的基層家庭,提供過渡性的住屋。


規劃師:反映市建局成效不彰


對於今次的擱置決定,規劃師吳永輝稱該項目早於10多年前公布,期間有部分業權由其他公司收購,影響整個項目的業權利益分布,而市建局多年來均無法成功收購所有相關物業業權,隨着項目成本高昂,加上項目效益不大,令重建計劃停止進行。


他又稱事件反映市建局工作成效不彰,問題根源在於本港目前除了市建局負責重建等工作,還有房委會及房屋協會同樣負責本港建屋工作,由於多個機構負責與房屋有關的工作,政府有需要一併檢討此運作制度是否最理想。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