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不少市民日常食用的食物,不過一項最新調查發現,香港八間超市集團超過七成出售的雞蛋均為「籠屋雞蛋」,即母雞被飼養在環境擠迫的層架式鐵籠中,這些雞蛋感染沙門氏菌風險比「放養雞蛋」高出25倍。負責調查的國際非牟利動物保護組織「Lever槓桿」表示,這種飼養方式在歐盟國家等地已被禁止,建議香港政府可以規定本港進口雞蛋需貼有「籠屋雞蛋」或「放養雞蛋」標籤以資識別,並呼籲食肆及超市轉用及轉售「放養雞蛋」。 本報港聞部報道
超市city'super表示,2025年或之前在香港、台灣及中國大陸分店只出售「放養雞蛋」。百佳回覆《成報》查詢時表示,該公司採購來自世界各地約100種不同雞蛋以供顧客選擇,當中包括不同價格的新鮮雞蛋、有機雞蛋及走地雞蛋,並附有清晰的標籤以滿足顧客的不同需要,並讓他們作出合適的選擇,並強調所出售的進口雞蛋均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簽發有效進口許可證,並附有原產地當局簽發的健康證明,以確保其安全及可供食用。惠康回覆稱,食品安全是惠康首要原則,超市旗下蛋類產品均符合相關衞生指引,同時超市致力提供優質、多元化而價格具競爭力的貨品選擇,包括「非籠養雞蛋」及「放養雞蛋」。
至於其他被抽樣調查的超市,包括崇光、U購、華潤萬家、AEON、一田、Unicorn Stores,在截稿前均未有回覆《成報》查詢。
歐盟已禁止該飼養方式
「Lever槓桿」是在今年9至11月向本港數十間餐飲企業及超市查詢其使用或出售的雞蛋來源,在11月抽樣調查八個超市集團,包括百佳、惠康、Unicorn Stores、崇光、華潤萬家、一田、U購及AEON的合共21間門市,發現共128款出售的新鮮雞蛋中,只有一成(13款)有列明為「放養雞蛋」,其餘均沒有註明是否「籠屋雞蛋」。
該組織在向相關雞蛋供應商查詢後發現,「籠屋雞蛋」佔了逾七成(92款),其餘近兩成(23款)的供應商沒有回覆或聯絡不上。至於餐飲企業方面絕大部分都拒絕透露或沒有回應,只有一間透露會不定時採用「籠屋雞蛋」和「放養雞蛋」,另外兩間只回應了出產地。
該組織的項目經理馬子琪表示,「籠屋雞蛋」的生産模式,令母雞終其一生被困在比一張A4紙面積還小的鐵籠內,雞隻所有生理所需均在該鐵籠內進行。組織更公開一段秘密調查影片,發現一所位於澳洲、供應雞蛋給一間國際連鎖快餐店香港分店的生產商PaceFarm,衞生環境惡劣,母雞被困在極度擠逼的層架式鐵籠,產蛋的鐵籠滿布糞便,而已變壞的雞蛋更堆積在倉庫地上或骯髒的水坑內,鼠蹤隨處可見,更有未清理的死雞。
倡規定進口雞蛋貼標籤
馬子琪表示,香港於2003至11年間有近2,000個沙門氏菌感染食物中毒的個案,當中逾四成源自受感染的雞蛋。本港近兩年回收了大約400萬隻可能染有沙門氏菌的「籠屋雞蛋」,當中就今年已回收了216萬隻美國「籠屋雞蛋」,而2007年歐洲食品安全局的一項大型研究指出,「籠屋雞蛋」含沙門氏菌的風險較「放養雞蛋」高出25倍。
她指出,這種飼養方式既引起食物安全問題,更被視為最殘酷的虐待動物方式,整個歐盟及美國多個州份均已禁止,但本港普遍企業為達到最低成本、最高利潤,仍採購這類產品。她認為,現時本港入口雞蛋方面所制定的政策落後,建議政府可規定本港雞蛋需有「籠屋雞蛋」或「放養雞蛋」的標籤以作識別,亦呼籲食肆及超市轉用或轉售「放養雞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