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疫情持續,令本月內供港活豬數量出現較大波幅,由高至每日有4,800多隻,到近期只有1,800多隻,相距高達2,000隻,對於近日業界傳出,由於內地實行「跨市禁運」的措施,廣東省有機會短期內全面暫停活豬供港,但食環署昨日回應稱廣東省並不是全面停止活豬供港。對於在處理一旦供港活豬在上水屠房染病的爭議,業界今日(28日)與將會晤漁農自然護理署,據了解,目前已傾向若然發現屠房的病豬已混入豬欄,屠房可能成為疫點,當局擬盡殺屠房內的全部豬隻。 本報港聞部報道
內地海關總署本月26日更新內地供港澳活豬養殖場名單顯示,廣東省有17個豬場暫停供港活豬,當中有7間來自惠州、4間來自河源、3間位於珠海、2間位於中山,1間位於廣州。而本港昨日由內地供港的活豬數字為2,724隻,本地則有185隻,合共2,909隻,今日(28日)則有3,600內地活豬來港。廣東省現行政策是,如有兩個或以上的地級市爆發非洲豬瘟,就要禁止在省內跨市調運生豬。現時所有供港的豬隻都需先運去深圳清水河的供港活畜中轉倉,因此「跨市禁運」或會令廣東省活豬無法供港。
廣東省政策「跨市禁運」
就廣東省或有可能在短期內全面暫停供應活豬來港的說法,食環署回覆表示,根據國家海關總署資料,現時並無註冊供港活豬養殖場受非洲豬瘟感染,而基於防控疫病需要,出現個案和位處或鄰近疫區的供港養殖場將須暫停供港。廣東省並不是全面停止活豬供港。另內地活豬供應數量十分透明,食物環境衞生署每天均在網頁公布當天活豬供應數字及翌日活豬預計供應預計數字,讓市民知悉。
本報綜合業界人士及立法議員何俊賢的意見,他們暫未聽聞有關說法,何俊賢回覆《成報》表示,內地部門高度重視豬瘟疫情,又指出內地或因應豬瘟情況,不排除有機會有停止內地活豬供港情況,但現時則未有聽聞有此安排。但指出如缺少內地方面供豬,對市場有影響,因本港豬隻數量不能應付市場需求。
他表示政府與內地相信是有進行溝通,但不滿政府未有抽檢從非洲豬瘟疫區進口的豬肉製品,以及在社會大眾的防疫意識宣傳方面做得不足,而業界今日會與將漁農自然護理署開會,據了解,如病豬未進入豬欄時,則可局部只滅殺該批病豬,但如果已混入豬欄,則會全數殺滅屠房內的豬隻。
1.5萬人生計恐受影響
何俊賢指出,本地豬場一旦有豬隻受感染,保守估計會有1.2至1.5萬人的生計受到影響。他批評政府在宣傳教育上做得不足,呼籲市民應小心處理廚餘,如果有來自非洲豬瘟病毒生產的豬肉製品,更要小心以膠袋包好處理,以免有流動動物食用後,將病毒傳染至社區。
他促請政府應做好「日日清」工作,因為聽聞上水屠房不是每日都屠宰所有活豬,一些豬隻會逗留在屠房內一至兩日。他認為豬隻逗留過夜易生病,如上水屠房爆發疫情,屆時將影響本港無活豬供應,認為應每天將所有豬隻屠殺完畢,以便有時間在屠場進行消毒工作。據了解,食環署正研究加密清潔消毒,例如考慮每分批為活豬消毒,但具體程序仍有待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