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稱大專生的19歲本地男子,早前曾收到騙徒來電後,後來更被遊說加入騙徒行列,在行騙過程中扮演不同角色,例如電訊公司職員及入境處人員,以圖欺騙長者,其中一名年逾八旬的長者更被騙239萬元。據悉,被捕騙徒更會親身上門收錢,因為擔心長者不懂轉帳,而他們與受騙長者同行至銀行,亦能避免職員起疑。警方正調查被捕男子是否與更多案件有關。
本報港聞部報道
警方分別於2018年12月底和本年1月初,接獲三名市民報案。他們報稱收到假冒官員的詐騙電話,並被騙取金錢,該三宗個案均有一名男子上門收取或協助處理贓款。第一及第二宗個案發生於2018年12月中旬,兩名分別是79歲及81歲的女受害人,收到自稱為電訊公司職員、入境處職員及北京公安局人員的電話。對方聲稱她們涉及內地洗黑錢案件。受害人應騙徒指示分別將2.6萬元及1.2萬元的現金,交給一名自稱為北京公安局調查員的男子以作為保證金。兩名受害人其後分別於2018年12月27日,以及本年1月2日發覺受騙並報警求助。
稱牽涉內地詐騙案件
至於第三宗案件的男受害人是83歲伯伯,他於1月3日報案指出自己在2018年12月初收到冒認電訊公司的職員及北京公安局人員的來電,對方聲稱他牽涉內地詐騙案件,要求他交出銀行網上理財密碼。受害人按照騙徒指示,在一名男子陪同下將自己的資產存入戶口以證明清白,其後發現戶口中的239萬元,在網上銀行被轉走。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第三隊總督察譚威信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警方經深入調查後,東九龍總區重案組在前日(4日)下午3時30分,在港島東區採取行動,「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及「行使虛假文書罪」,拘捕一名19歲本地男子,其涉嫌與上述三宗案件有關,牽涉款項共242萬元。
警方在拘捕過程中檢獲一部手機,當中尋獲到一些虛假公安局工作證圖片,又檢獲相信是騙徒收到的佣金,以及與案有關的銀行卡、匯款單,亦起回部分贓物,並成功阻截相信與案有關的部分犯罪得益和正作出跟進行動。目前調查工作包括疑犯有否涉及其他案件,及追查是否有幕後操縱集團。
經警方初步調查,相信疑犯至少牽涉另外兩宗同類型案件,但尚有受害人未報案,並呼籲他們盡快與警方聯絡,當中涉款數萬元。
上門收取騙款賺佣金
據了解,疑犯報稱是一名大專生,早前曾有收到騙徒來電,相信他沒有金錢損失也沒有報案,其後並加入騙徒行列,成為負責上門收取騙款的成員,或帶受害人外出轉帳。據悉,他以此工作賺取佣金,更親身上門收錢,因為擔心長者不懂轉帳,而他們相信與受害長同往銀行,亦能避免職員懷疑,警方指出已經追截到部分騙款。
本港於2018年1至11月,警方共錄得520宗電話騙案舉報,較2017年同期的915宗減少395宗。當中480宗涉及金錢損失,較2017年同期的766宗減少286宗,損失金額約4,830萬元,較2017年同期大幅下跌約1億7,596萬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