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綫红磡站工程调查委员会继续聆讯,政府委聘的专家证人港大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区达光表示,关注到近日开凿检测报告,当中发现了数个没有连接的螺丝帽,他认为这么容易就找到,令人质疑监督人员当时是否未能注意,还是其他位置也有发生此情况,他亦不认同螺丝帽供应商委託实验室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扭入60%、即大约26毫米,已经有最大强度,认为测试有不足。目前不认为红磡站东西走廊是安全的。本报港闻部报道
独立结构工程专家区达光昨日开始作供,他称现时开凿后螺丝帽接驳检验样本,有三分一都不合格,代表问题不能忽视,要以模型计算结构坚固力度、加固的可行性,以及视乎结构有否拉长,认为如果结构拉得太长,可能会出现裂痕。
计算结构受力时出错
他又指出东西走廊月台层板的底部全部使用有螺丝帽的设计,现时不合格螺丝帽接驳比例高,可能出现裂痕,令地下水渗入接触钢筋。他指出裂缝非完全不可接受,但要再作计算才知。他认为数据显示监督人员以至承建商,都无发现钢筋未扭入螺丝帽的情况,不排除未开凿地方也有同样情况。
政府代表大律师周伟伦指出,去年年底人和科技曾为其供应的螺丝帽进行测试,屋宇署有在场见证。区达光作说测试结果显示,钢筋扭纹扭入螺丝帽60%,即约26毫米,所受的力度已到顶,即使扭入更多,力度也无变化。惟他认为测试的样本太少,认为常理来说扭入愈多扭纹,螺丝帽强度应更大,加上即使螺丝帽的强度足够,但亦需考虑到螺丝帽可承受变形的情况。
他指出工程设计顾问公司阿特金斯,在计算结构受力时,只计算石屎外面的剪力是出错。他解释应测试连续墙及月台层板工程,所有藏于石屎内的接驳位,如果发现当中的水平剪力、即拉开接驳位的拉力,超越一般可接纳程度,就要用暗钉等方式额外加固。
中科代表大律师苏信恩指出,测试表格写上使用级数达900的钢筋作测试,但又被删去。区认为,测试应使用与工程内一样的级数为460的钢筋,认为不用工程内的钢筋进行此测试亦「非常奇怪」。
额外加固可解决问题
在委员会主席夏正民追问下,区达光表示,他目前不认为东西走廊是安全或者符合使用目的,但他相信进一步调查或额外加固,可以解决问题,他又建议长远在红磡站安装移位监测器,增强公众信心。
资料显示,东西走廊的工程安全指数非常重要,因为「东西走廊」设置不少大型设施,该处涵盖了营运中的马鞍山綫和西铁綫,以及新建的「大围至红磡段」,涉及新旧信号系统、新旧路轨,不同列车型号等的磨合交接工作,在营运前必须于各路段及整条铁路走廊反覆测试和微调,以尽量减低通车后可能出现磨合的情况。而日后运作时,亦有不少人会使用该走廊位置,故此安全指数不容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