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申領長者綜援年齡由60歲收緊至65歲的風波愈演愈烈,有傳政府最快今日「跪低」交出折衷方案。特首林鄭月娥、特首辦主任陳國基昨日與七名建制派議員會面,有傳折衷方案的方向,是60至64歲綜援的新申領人士只要能夠向社工證明有持續找工作,或證明無工作能力,便可獲補貼1,060元,即收緊政策實施後,這年齡組別人士領取成人綜援與長者綜援之間的差額。不過,有學者指出,折衷方案勢必令行政成本增加,因為社會福利署等會徒添工作量。 本報港聞部報道
林鄭月娥與陳國基是在昨日下午與七名建制派議員會面,包括建制派「班長」廖長江、民建聯李慧琼及梁志祥、經民聯梁美芬、新民黨葉劉淑儀、工聯會麥美娟,以及自由黨張宇人,會面大約長個多小時,但據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並不在場。眾人離開特首辦時都沒有透露會面內容,而林鄭月娥昨日出席公開場合時亦無回應任何記者提問。不過,本身是行政會議成員的葉劉淑儀在會面前曾表明,會向林鄭月娥爭取重新考慮至少擱置新政策一、兩年。她指出,收緊長者綜援較「三隧分流」方案影響大得多,因為是直接影響老人家。
無工作能力傳獲補貼千元
有傳政府不會擱置新政策,但會最快今日公布折衷方案,方向是60至64歲綜援的新申領人士只要能夠向社工證明有持續找工作,或證明無工作能力,便可獲補貼1,060元,即收緊政策實施後,這年齡組別人士領取成人綜援與長者綜援之間的差額。健全成人的綜援金額目前為2,525元,長者綜援為3,585元,若調高長者年齡門檻後,60至64歲人士每月少獲1,060元。不過,有關人士仍然要參加「就業支援計劃」找工作,而由於涉及公帑,除了勞工及福利局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亦會召開記者會。
增添長者煩惱 程序繁複
不過,不論折衷方案最終內容如何,都一定會增加額外程序手續,有學者認為此舉勢必增加行政成本。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表示,如果傳聞屬實,由於長者需要證明自己有找工作,一定增添了長者煩惱,程序繁複,而社會福利署的工作量亦恐怕會增加,需要因而支付更多的行政成本。
政府將由今年2月1日起,把領取長者綜援的合資格年齡由60歲改為65歲,旋即令社會不滿,林鄭月娥之後在批准政策一事上再諉過立法會議員,令局面火上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