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将申领长者综援年龄由60岁收紧至65岁的风波愈演愈烈,有传政府最快今日「跪低」交出折衷方案。特首林郑月娥、特首办主任陈国基昨日与七名建制派议员会面,有传折衷方案的方向,是60至64岁综援的新申领人士只要能够向社工证明有持续找工作,或证明无工作能力,便可获补贴1,060元,即收紧政策实施后,这年龄组别人士领取成人综援与长者综援之间的差额。不过,有学者指出,折衷方案势必令行政成本增加,因为社会福利署等会徒添工作量。 本报港闻部报道
林郑月娥与陈国基是在昨日下午与七名建制派议员会面,包括建制派「班长」廖长江、民建联李慧琼及梁志祥、经民联梁美芬、新民党叶刘淑仪、工联会麦美娟,以及自由党张宇人,会面大约长个多小时,但据知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并不在场。众人离开特首办时都没有透露会面内容,而林郑月娥昨日出席公开场合时亦无回应任何记者提问。不过,本身是行政会议成员的叶刘淑仪在会面前曾表明,会向林郑月娥争取重新考虑至少搁置新政策一、两年。她指出,收紧长者综援较「三隧分流」方案影响大得多,因为是直接影响老人家。
无工作能力传获补贴千元
有传政府不会搁置新政策,但会最快今日公布折衷方案,方向是60至64岁综援的新申领人士只要能够向社工证明有持续找工作,或证明无工作能力,便可获补贴1,060元,即收紧政策实施后,这年龄组别人士领取成人综援与长者综援之间的差额。健全成人的综援金额目前为2,525元,长者综援为3,585元,若调高长者年龄门槛后,60至64岁人士每月少获1,060元。不过,有关人士仍然要参加「就业支援计划」找工作,而由于涉及公帑,除了劳工及福利局外,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亦会召开记者会。
增添长者烦恼 程序繁复
不过,不论折衷方案最终内容如何,都一定会增加额外程序手续,有学者认为此举势必增加行政成本。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钟剑华表示,如果传闻属实,由于长者需要证明自己有找工作,一定增添了长者烦恼,程序繁复,而社会福利署的工作量亦恐怕会增加,需要因而支付更多的行政成本。
政府将由今年2月1日起,把领取长者综援的合资格年龄由60岁改为65岁,旋即令社会不满,林郑月娥之后在批准政策一事上再诿过立法会议员,令局面火上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