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陪伴港人成長的「卡樂B」,成立至今逾71年,該公司出產眾多經典零食,加上經典廣告令品牌深人民心。將軍澳卡樂B廠房昨天驚現手榴彈,最受網民注目是發現原來「卡樂B」是使用法國入口薯仔製作薯片,形容是「高級貨」,對其落重本之舉刮目相看,並獻計應趁機生產「手榴彈炸薯片」或「限量版菠蘿味薯片」等,頓成全城熱話,成為另類宣傳廣告。
2016年,法國東南部伊澤爾省一名女子在超市購買一袋薯仔回家,發現其中有一個疑似石頭的物體,證實該物體屬於1917年一次大戰時期的手榴彈。據稱該袋薯仔產自法國北部地區,而該區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一個戰場,並經常掘出未爆的炸彈。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主要由德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所組成的同盟國,與法國、俄國、英國等協約國成員對敵,戰線主要分為東線、西線和南線。大戰至1918年完結,成為戰敗國的德國除了割地外,還需負上巨額賠款。
今次運港的薯仔相信當年埋在法國的薯仔,在當地以機器掘出來後,未被發現而運港。網民對於「卡樂B」採取法國薯仔製作薯片激讚。生產薯片的工序,首先需收集來自不同地區的薯仔,之後將薯仔磨皮、挑選及切片,再而沖洗及回收澱粉。最後是油炸、調味及包裝,經由品質檢測後推出市面。
家傳戶曉的零食「卡樂B」早於1948年在日本成立品牌,「卡樂B」是英文 Calbee的中文譯音,兩個字組合「Cal」和「bee」分別代表鈣(Calcium)及維他命B。品牌意思是希望為顧客製造充滿營養的小食。其中,「卡樂B蝦條」於1964年由卡樂B始創人松尾考研發,並以天婦羅大蝦作為概念。至1975年後,卡樂B薯片於日本面世,翌年將業務擴充至香港市場。至1976年日本「卡樂B食品株式會社」與香港「四洲貿易有限公司」合作。
1994年,成立「卡樂B四洲有限公司」,在西貢廠房建立生產線,生產蝦條及粟一燒。2000年,在將軍澳工業邨設立廠房,加強本地生產線。歷年,卡樂B電視廣告深入民心。最經典廣告為粟一燒「日光浴篇」,廣告中的一枝粟米於沙灘「燒焦」。以及由葛民輝配音的薯片廣告,「食卡樂B薯片,千其唔好問幾點!」本報港聞部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