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9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6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呼籲勿餵飼 黑點捕捉 雌避孕 雄絕育 野豬擾民多管齊下控制數量
發佈日期 : 2019-02-04

近年接獲野豬投訴統計
有人餵飼野豬,令野豬走入鬧市覓食。
漁護署高級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張家盛(右)、漁護署
年幼野豬毛色呈深淺棕色條紋。
香港仔郊野公園設有注意野豬出沒提示牌。
漁護署去年首10個月接獲野豬出沒或滋擾報告
近年接獲野豬投訴統計
有人餵飼野豬,令野豬走入鬧市覓食。


年野豬不時出沒民居,背後原因原來與人類有關。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統計,野豬滋擾黑點八成是垃圾站及有人餵飼的地方,不少餵飼者更視養大野豬為終生成就,助長野豬落山覓食,部分機靈的野豬甚至認得人類手持的購物袋,知道袋中有食物會上前「開飯」,造成「人豬衝突」。為進一步解決野豬滋擾,漁護署除了透過公眾教育,呼籲市民千勿餵飼野豬外,更從捕捉、避孕或絕育行動,多管齊下地控制野豬數量。


本報港聞部報道




本港現時雖未有野豬的確實數量統計,但漁護署接獲投訴個案,就由2012年268宗急升至前年的738宗,升幅達175%。漁護署高級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張家盛表示,他在政府工作20年,過去要見到野豬十分困難,「一隻手數得完」,但近年野豬滋擾個案上升,相信是人為因素所致。據署方統計,滋擾個案與野豬覓食有關,當中接近八成涉及市民餵飼及摷垃圾,部分地方更成為滋擾黑點。至於野豬傷人案在過去10年錄得14宗,當中12宗發生於2016至18年。


部分餵飼者視為終身事業


由於野豬踩入民居「搵食」已成為習慣,漁護署正進行公眾教育,提醒市民不要餵飼野豬。張家盛表示,發現部分餵飼者會視之為終身事業,「餵到隻豬如此大隻,是人生一大成就」,但他們往往只感受到被野豬簇擁的感覺,看不到附近居民如何被滋擾。署方更發現不少市民得悉將有捕捉行動,會轉移餵飼地點,引走野豬。當野豬認定人類可提供食物來源,更會定時定候現身「開飯」,部分野豬甚至認得人類手持的食物袋而上前追咬,十分危險。


張家盛指出,野豬傷人原因各異,有時因野豬闖入民居時遭管理員驅趕而受驚咬人,有時因被困出於自衞傷人,呼籲市民應報警或找署方人員處理,切勿靠近野豬。市民一旦遇到野豬亦要保持冷靜,宜躲於障礙物後方,如溜狗期間碰見野豬,更應控制狗隻,避免雙方近距離接觸,引致意外。


就解決野豬滋擾問題,漁護署以往委託兩支民間狩獵隊捕獵野豬,然而野豬一聽槍聲就會四散逃走,每次行動僅捕獲一至兩頭,加上行動時會有動物關注組成員現身,在民居附近開槍又會構成危險,因此署方於前年已停止民間狩獵隊運作,短期內亦無意恢復。


每支麻醉針上設定位追蹤


現時,署方會在黑點進行捕捉及搬遷,人員會先觀察二至四周,了解野豬生活習性,之後再用麻醉槍射擊野豬,由於藥性需約10分鐘才生效,期間野豬可能會亂竄或突然躺在馬路,所以每支麻醉針上都有定位追蹤,方便人員尾隨目標,再將野豬搬離民居重返郊野公園。據署方統計,每次行動成功捕捉三頭野豬,成效比狩獵較顯著。此外,署方獸醫會在部分雌性野豬注射避孕疫苗,及即場替雄性野豬做內窺鏡微創絕育手術,以控制野豬繁殖數量。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