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4日
星期四
   | 氣 溫 : 31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特朗普勢加大力度打擊中國 美朝峰會破裂 不滿幕後搞局
發佈日期 : 2019-03-04

金正恩越南之行 沒有成果。
美中在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上仍存分歧。
金正恩越南之行 沒有成果。
美中在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上仍存分歧。

國總統特朗普本月底前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為兩國貿易協議作最終拍板,但談判仍存隱憂,在美朝首腦峰會可見端倪。朝鮮只提出銷毀寧邊核設施,卻遭美國揭露隱瞞其他秘密核設備,談判結果破裂,美方認為朝鮮陽奉陰違,全因中國在背後搞局,並以朝鮮作籌碼;其次是中國在經濟結構改革上與美國有分歧,不作出改革,死抱頑抗思維。因此,就算中美貿易談判最終獲得解決,美國仍會加大力度打擊中國,隨時把香港捲入漩渦。美國駐香港總領事唐偉康近日釋出信號,他稱,中方重「一國」輕「兩制」,美方擔心威脅香港營商環境。



在朝鮮問題上,美國本寄望中國發揮影響力,但中國借朝鮮作為與美國周旋籌碼,剛結束的美朝首腦峰會,特朗普當面揭露朝鮮仍有不為人知的製造鈾原素設施,認為該國無意完全棄核,故不答允撤銷制裁,更主動離場,談判以破局告終。


美預警:談不攏便離場 對中國一樣


美方認為朝鮮的陽奉陰違,乃是中國幕後搞局所致,如去年第一次「特金會」舉行前,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先到訪中國,認為中國背後為朝鮮出謀獻策,就算今次金正恩搭乘專列途經中國往越南時刻意避免停留,但美國對中國仍十分惱火。特朗普在峰會後在記者會上強調,不怕沒有協議,談不攏便離場,揚言對中國亦然,對中國的不滿和警告意味溢於言表。


正搭專列返回平壤的金正恩會否到北京與習近平會面,備受外界關注,韓聯社昨引述消息指金正恩的專列昨早駛經湖南長沙,或沿最短路線北上不經北京便直接返回平壤,有指因已沒有什麽好通報。韓國《亞洲日報》昨日更報道,金正恩在峰會後返回酒店的路上抽悶煙,對未能簽訂協議感失望,並不滿下屬表現。


美韓宣布取消大型聯合軍演 釋出善意


特朗普未有關上磋商大門,昨日直言若朝鮮願完全棄核,美方願促成其他國家向平壤提供經濟援助。美韓昨又宣布再取消代號「鷂鷹」和「關鍵決斷」這兩個年度大型聯合軍演,改由較細規模及重新設計的演習取代,首個新命名的美韓聯合演習「同盟」將於今日展開,這個軍演除演習人數和規模縮小,並主要以模擬演習、桌上訓練為主,美韓指這旨在緩解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為實現最終、完全、可驗證無核化營造環境。朝鮮若要與美國建立關係並發展經濟,只有合作這途徑,今次峰會結果證明靠攏中國並無出路。


至於美中貿易談判,中國以多購美國貨品冀滿足美方要求,但對關鍵的經濟結構性改革則不願承諾,美方進迫下才有點讓步,在保障知識產權等問題上有進展,但有關補貼國企造成不公平貿易問題上仍然膠着。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日前表明解決貿易問題並非只多買美國貨品就能解決,且美方亦不信任中方會信守承諾,因此要製定機制確保協議的執行,提出若中方未按協議行事便即可回復加徵關稅懲罰。


中方拒貿易結構改革 阻世銀發表報告


世界銀行(World Bank)與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撰寫《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報告,提出多項核心建議,均提醒中國呼應西方訴求,在貿易措施上更公平,且應實施結構性改革,包括重組國企和銀行。中國一直向國企提供補貼並給予巨額信貸額度,特別是在航太、能源、重工業和電信等戰略行業,令這些公司營運條件優於競爭對手,北京不肯改變政策,故報告完成了一年,至今仍被北京當局阻攔發表,這正好說明美國要中共改變的難度。不過,習近平仍維持父親習仲勛的頑抗思維,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尤其面對態度強的特朗普,特朗普以美朝峰會破局向中國展示,他寧可不要協議,也不會要一份爛協議。


轟中方威權資本主義 料掀意識形態之戰


美中兩國不止有貿易矛盾,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科茨上月發表《世界威脅評估報告》,便將美中關係描述成全球性意識形態的對決,指出中共正試圖以宣揚「威權資本主義」(authoritarian capitalism)對抗西方自由民主,故未來是意識形態之戰。另外,美國國會參議院日前亦發布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在美國學校設立的孔子學院,乃北京嚴格控制的宣傳機構,向美國年輕人推銷中共的觀點,關注中共的意識形態滲透。可見未來,美國對中國不會採取容忍態度,只會加大力度作出打擊,以防其威脅。


美國駐港總領事唐偉康近日談及擔心香港高度自治是否得以維持,引起中方強烈不滿,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指出已向美領館提出嚴正交涉,並堅決反對唐偉康的「錯誤言論」,以及敦促美領事館恪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停止詆毀「一國兩制」及干預中國內政。同時,中方出動香港的商務及經濟局局長邱騰華,以及全國人大及政協鋪天蓋地反駁。不過,美領館未有改變立場,稱美國政府仍然關注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高度自治面臨的挑戰,認為以透明方式討論這些問題是重要的。由此可見,中美雙方的角力,香港也置身風暴之中。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