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政府除了就医疗券用于视光服务设上限,亦推出多项措施令长者便善用医疗券,当中包括容许用于地区康健中心,提高长者预防慢性病意识,亦会优化查阅金额系统,便利长者查阅余额及交易纪录,同时会将港大深圳医院试点计划恒常化,鼓励邻近地区长者使用深院服务。
食物及衞生局局长陈肇始昨日表示,本港面临人口老化,承受沉重的慢性病压力,因此有需要令长者更精明使用医疗券。当局会将医疗券适用于地区康健中心,其中葵青区的地区康健中心预计本年第三季启用,旨在令长者及早发现和预防疾病,加强慢性疾病的治理。
局方又指出,会于本年年中起优化医疗券计划网页及互动语音系统,让长者可查询将于来年1月1日发放至户口的医疗券金额,以及预计会因超过累积上限而被取消的金额,便利长者管理及规划使用。同时,为便利长者和提高透明度,会于现时开发的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病人平台的手机应用程式,加入简便查询医疗券结余和交易记录的新功能,预计明年下半年推出。
港大深院试点恒常化
另外,据港大深圳医院试点计划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约有3,400名长者曾于港大深圳医院使用医疗券,申报金额逾730万元,因此,局方决定会将试点计划恒常化,让居于内地及深圳邻近地区的长者,可使用医疗券支付医院内指定科室提供的门诊服务。
为令更多长者认识医疗券,衞生署会加强接触长者,进一步推广善用医疗券的讯息,署方会动员18支长者健康外展队伍举办健康讲座,以推广基层疗服务概念,教育长者适当地善用医疗券。
至于提供医疗服务方面,会简化现有的登记程序,当局已在衞生防护中心网站设立入门网页,列出所有公私营协作计划的背景资料,并提供登记程序等资讯连结。随着政府拟在明年推出数码个人身份,亦会探讨能否全面实行网上登记参与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