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31日
星期四
   | 氣 溫 : 31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19類藥物納入名冊資助範圍 4萬元治癌藥 患者只需15元
發佈日期 : 2019-03-14

醫管局計劃將19類藥物納入藥物名冊的資助範圍或擴
每日都有不少市民在公立醫院的藥房內取藥。
總藥劑師李詩詠(中)、樂物名冊委員會主席勞偉祥(
醫管局計劃將19類藥物納入藥物名冊的資助範圍或擴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增撥4億元擴大藥物名冊範圍,醫院管理局昨日公布,會將19類藥物納入藥物名冊的資助範圍或擴大臨床應用標準,涉款3.67億元,預計有5.35萬名病人受惠。現時部分自費治癌藥物療程約4萬元,新措施下符合條件患者只需15元就能服藥,預料惠及2,632人,而2萬名中及高風險的中風患者,亦可獲資助購買新一代口服抗凝血藥,由每月約700元減至3.75元,相差約180多倍。 本報港聞部報道


 


醫管局在2014至18年間用藥開支增幅介乎5.5%至9.9%,18/19年度開支約56億元,估算19/20年度會上升7%高達60億元。現時藥物名冊內有四類藥物合共1,379種,分別為一般使用的通用藥物,有880種;372種為符合臨床條件經專科醫生處方的專用藥物;納入安全網,由撒瑪利亞基金及關愛基金資助的藥物共有58種,以及69種自費藥物。


預計5.35萬病人受惠


當局計劃在今年4月起,將8類藥物從安全網或自費藥物轉為專用藥物,包括治療糠尿病、乳癌、肺癌、胃癌、腦癌、多發性硬化症及結節性硬化症的藥物。以往自費治癌藥物每個療程動輒3至4萬元,未來只要符合臨床條件,都可以醫管局標準收費服藥,即每16周15元,預計有2,632人受惠。


至於治療屬罕見病結節性硬化症的藥物,當局估算額外開支為451萬元,會有19人受惠,現時藥物由關愛基金資助,患者腦部出現星型腫瘤或腎臟腫瘤達3厘米才符合資助資格,惟當局未有放寬用藥門檻。醫管局總藥劑師李詩詠昨日在記者會上解釋,當局有參考國際指引,會繼續留意科研實證,並定期審視指引,強調即使有超過19名患者要藥,「錢會照用,醫生亦都一定會醫」。


擴闊臨床應用標準


醫管局同時擴闊11種藥物的臨床應用標準,包括1類精神科藥物、治療心血管疾病、肺病、糖尿病、腎病、骨質疏鬆、乳癌、前列腺癌藥物及1類治療丙型肝炎藥物。當中新一代口服抗凝血藥開支最高,約1.28億元,會額外惠及23,412名中及高風險的中風患者,現時相關藥物每月藥費逾600元至700元,未來只需每4個月15元,即每月約3.75元。


醫管局心臟服務中央委員會主席李耿淵醫生在同一場合補充,以往患者會服用「華法林」預防中風,但需要經常檢查血凝指引,又容易與其他藥物或食物產生相互作用,相反,新一代口服抗凝血藥出現出血的機會風險較低,每年僅0.3%至0.4%,較「華法林」的1%為低,而且毋須持續監控凝血功能,又不易與食物和藥物產生相互作用。


至於治療丙型肝炎的藥物,醫管局藥物名冊委員會主席勞偉祥表示,患者服用直接抗病毒藥物,較以往使用干擾素藥物如利巴韋林的效果更好,治療時間由1年縮減至3個月,亦可避免傷風、感冒、影響免疫系統等副作用,當局預算額外開支7,000萬元,約1,000人獲得資助。醫管局補充,財政預算案增撥的4億元,當中有3.6億用於藥物名冊,其餘約3,000萬元用於提供愛滋病藥物治療服務,涉及大約300多名新增的愛滋病病人。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