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訊】美國總統特朗普指出,中美貿易協議能否達成,相信在未來三或四星期會有結果揭曉,並強調美國根本不急於要達成協議。至於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應約與美方代表進行第三次通話,但今次中國官方媒體並無如上次般,提及「確定下一步工作安排」。
若非有利協議不會接受
特朗普在白宮會見愛爾蘭總理瓦拉德卡時重申,美國在中美貿易談判中的情況非常順利,取得應有的收獲,相信很快便可以達成協議,但不能說是否會達成最終協議,而美國亦不急於與中國簽署協議。特朗普重申,如果對美國來說不是有利的協議,美國不會接受。他指出,相信未來三至四星期就會知道結果。特朗普承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或許看到自己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越南河內峰會,並無達成任何協議而感到擔心,「我想習主席也認識到,我就是那種相信達不成交易該走就走的人,你知道這種情況總歸有可能發生,他可能不希望這樣」。
至於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前日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進行第三次通話,雙方在文本上進一步取得實質性進展。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劉鶴與萊特希澤、姆欽本月12日同樣曾通電話,但上次是當日通電、中方即日公布,而今次是延遲一天才公布,而且上次的報道提到雙方互動除涉及文本外,並且「確定下一步工作安排」,但今次最新通話則沒再提後續工作。
最新通話沒提後續工作
另外,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指出,中美建交40年,兩國關係「在曲折中前行、繼續前行這個大趨勢是不會、也不應該改變的」。他表示,一段時間以來,表現比較突出的是中美經貿摩擦,但是中美雙方磋商一直沒有停,現在雙方的磋商還在繼續進行,「我們希望磋商能有成果,能夠實現互利雙贏。我相信,這也是世界的期待」。他指出,中美還是應該本着合作比對抗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這個原則去推動中美關係,包括經貿關係的發展,這樣可以使兩國人民從中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