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的新一轮高级别贸易谈判代下周再展开,目标是在4月底前达成贸易协议以结束贸易战,但双方仍有多项重大议题未有解决,包括执行协议机制仍未达共识,美方提出倘中国违反贸易协议便会作出关税制裁,而中国不能报復,但中方未答应这项要求;此外,由于美方未有确保会取消所有已向中方施加的关税,中方撤回一些之前就改善知识产权保护而作出的初步承诺,包括不再承诺加强保护药物技术数据,并拒提供改善专利制度的计划,亦不愿在数据服务问题上让步,令谈判添上变数,能否按目标在4月底前达成协议,仍是未知之数。本报国际组报道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海泽(Robert Lighthizer)与财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将于下周一(25日)飞赴北京,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举行新一轮贸易谈判,而刘鹤将于之后一个星期到访华盛顿继续磋商。美媒引述消息人士表示,美中两国锁定4月底前达成贸易协议,较双方原先规划晚了一个月。
仍未能解决最后障碍
美国总统特朗普问及贸易协商的进度时表示,谈判进展非常顺利,但未有透露详情,要等莱特海泽和姆努钦重访北京后才会公布。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接受媒体访问时则表示,贸易协议必须要达到三个主要目标,第一是在公平和对等基础上市场准入;第二是非关税壁垒;第三则是协议的执行机制,防止中国窃取美国智识产权的行为。
据了解中美双方2月底似乎接近达成协议,当时美国谈判团队对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底前举行峰会时签署协议感到乐观,双方已就多项问题达成共识,包括美国大幅增加对中国出口、中方承诺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停止施压美国企业将技术转移给中国的合作伙伴,以及减少补贴国有企业。不过,有英国媒体报道,莱特希泽与姆努钦今个月与刘鹤进行的视像会议通话,仍未能解决最后的障碍,故要再面对面谈判,而双方目前的分歧包括如何取消去年对彼此货品加徵的关税,以及协议的执行机制。
北京立场现转硬迹象
在执行机制问题上,美国提出一旦中国违反协议,美方可以重新加徵关税,而中国则不能报復,但中方认为有关条款不能接受。在取消关税方面,美国之前已向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徵收关税,约佔中国对美出口总额一半,而中国已向价值1,100亿美元美国商品徵收惩罚性关税,约佔美国对华出口总额90%,北京希望华府立即取消已加徵的关税,但美方偏向视乎北京履行承诺情况才逐步取消。
中方原同意改变知识产权政策,由于特朗普政府未保证取消对中国货品加徵的关税,有指北京谈判立场出现转硬迹象,撤回部分已作出的承诺,如不再承诺保护制药业资料数据,未肯提出加强专利连结制度的计划详情。另外,美方要求中国放宽对跨境数据流的限制,谈判事项包括允许美国企业在中国设立云端计算中心,在中国市场营销其服务,但中方拒在数据服务议题上让步,并争取在贸易协议中添加字句,确保相关规则符合中国法律,这些事项令谈判进度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