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5日
星期五
   | 气 温 : 26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放宽海外医生实习要求 提出第五个方案 医学会冀尽量留人在公院
发佈日期 : 2019-04-20

医学会前晚开会,通过支持新方案,在不同机构工作的
市民希望更多医生在医管局工作。
医生压力「爆煲」流失率高,但本港对医护人手需求日
陈沛然表示,希望今次投票得出合适方案。
医学会前晚开会,通过支持新方案,在不同机构工作的
市民希望更多医生在医管局工作。


本港医生人手不足,医务委员会早前否决了全部放宽海外医生考执业试后的实习安排,令各界倍感失望,随后医学会、公共医疗医生协会及前线医生联盟于上星期再讨论新方案以及达成共识,医学界立法会议员陈沛然表示,医学会前晚(18日)开会,提出放宽海外专科医生实习要求的第五个方案,在不同机构工作的海外医生通过考试后綑绑年期都不同,希望把海外医生尽量留在「最热」的医管局工作。医委会在5月8日再开会讨论。


本报港闻部报道




据了解业界达成共识的「第五方案」,建议公立医院、大学医学院及衞生署的海外医生获豁免实习,需要工作一定年期。当中綑绑年期最宽松是医管局,需要至少做满3年,当中要有1年半是在考执业试后,即如果在公立医院工作1年的海外医生,考试之后要工作多2年,才达合共至少工作3年的要求,届时则可豁免实习。如果工作2年才考试亦不等同只需工作多1年便可,因考试后至少要留下工作1.5年。至于在两间医学院工作则从考试后开始计算,工作届满3年才获豁免实习;而衞生署从事临床工作的海外医生,綑绑期是4.5年。


认为刘允怡不能推卸责任


本身亦是医学会会董的陈沛然昨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各机构的綑绑期不同,是由于医管局工作性质较集中临床工作,大学和衞生署则分别有部分时间需进行教学及开会等。


对于有立法会议员提出私人草案「免试」引入海外医生,陈沛然表示,医学院国际排名未能反映学生水平,因其是按院校资源、文献影响力等所得出。他指出香港回归后是「一国两制」,难以做到新加坡只承认内地个别院校的做法。他续表示,只要通过执业试及实习,来自第三世界国家或内地的医生便能来港执业,但如果其所属的院校不在免试名单上则无法来港,除了有不公平问题外,亦可能存在司法覆核。


他又补充医委会上次开会投票的方法有问题,认为医委会主席刘允怡不能推卸责任,希望联署要求医委会提早开会,以让公众明白医学界并无阻拦事件发展,亦希望今次投票得出合适方案。


公共医疗医生协会执委马仲仪昨日致电电台节目时表示,协会反对废除考试,「目前医管局有聘用有限度註册的海外医生,其审核过程并非递交表格,便轻易通过,早前与医委会订下中期考的要求,医管局还要经过大会,甚至要经过医生协商委员会,由医生一同商议,再加上不同部门主管,以决定这位海外医生是否达到水准。如果日后取消上述程序,又不用考试,在港5年便可以获发牌照,医管局是否有此最终的审批权力。」


无人缺席要17票方可通过


她又解释公立医院未来数年,培训本地大批新增医生之外,如果届时有大量不同国家背景的医生来港的话,或为公院医生带来更多压力,亦令医管局要处理本来属于医委会的审批工作。


对于海外医生实习安排是否放宽和如何放宽至今未有定案,医委会于5月8日再开会讨论。有医学会会董指出,医学会的7票加上有医学会背景的直选委员,合共有12票都贊成「第五方案」。另业外委员孔宪正则认为,綑绑年期长达4年,如果新方案不变,他不会支持。医学会、医专暂时有13票支持,如果投票当日无人缺席,起码要有17票才可通过。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