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理工大學用了兩年時間,投放了約百多萬元的資金,研發便攜式三維超聲波成像系統,有助及早發現青少年脊柱側彎問題,定期監察,以便為他們提供適切治療。他們預計明年起可以推出市場。 脊柱側彎是青少年常見的脊柱疾病,估計香港有3%至5%青少年有此問題,近年發病率更見上升。最近一項研究顯示,14至15歲少女患脊柱側彎的比率高達13.8%。約15%患脊柱側彎的青少年病情會惡化,當脊柱出現中度或嚴重彎曲,便需要佩戴背架或做手術治療。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獎 此系統由三部分硬件組成,分別是便攜式無線超聲波探頭、深度相機及平板電腦,較現時使用、重約150公斤的掃描系統輕巧,能在學校或社區進行大規模及無輻射的脊柱側彎篩查。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系主任鄭永平昨日指出,目前X光檢查是評估脊柱側彎的臨床標準,但會有輻射,增加患癌風險,新系統可避免這個問題,並可頻密使用,以便監察治療成效。雖然新系統的解像度不及現時使用的掃描系統,但仍然足夠應用在脊柱側彎檢查。 這科技能取得患者不同姿勢、不同體位的脊柱影像,又能提供椎骨旋轉和有關肌肉的資料,兼且可以構建三維脊椎模型,為脊柱畸形進行三維分析,而目前普遍使用的X光成像系統均沒有這些功能。此外,還可應用於預測脊柱側彎病情及監察治療成效,從而協助醫護人員為每個患者量身訂做個別的治理方案。 新系統在上月獲得日內瓦第47屆國際發明展的三項獎項,預計明年起可以推出市場。鄭永平期望,技術日後可以推展至其他身體部位的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