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有婆婆因为受认知障碍症的影响,不善表达情绪,于是社工们针对婆婆的需要,透过理论和游戏引导她如何妥善地表达个人感受,不断剌激她思考和反应,在一系列活动完结后,婆婆行为模式有显着变化,不但没有再大声喝骂他人,更开始变得体谅身边人的感受。
患者的情绪问题绝对是照顾者头号难题,《易径玩乐》以患者的需要为本,从各类游戏中观察他们行为表现背后的心境及需要,再针对性制定相应游戏内容,例如其中有游戏将吹气玩偶放于中间,给患者豆袋,让他们自由选择「餵」或扔向玩偶,曾有一向较内向的患者眼见其他人用力扔向玩偶,亦加入行列,罕见地发洩出压抑的负面情绪。
社工分享一名患病后脾性相对暴躁的婆婆,她初到时不但经常大声喝骂其他小组成员,有时还会不断要求上洗手间,过往面对此类患者,很多时都会束手无策,去到有暴力倾向时,最后就只有隔离或「绑手绑脚」。
#家人获更大安慰
幸而在协助下,再透过资深社工们针对她的需要作分析,发现婆婆只是因为受认知障碍症的影响,不善表达情绪,却又因希望维持活动的秩序才会出现上述表现。于是社工们针对婆婆的需要,透过理论和游戏引导她如何妥善地表达个人感受,不断剌激她思考和反应,在一系列活动完结后,婆婆行为模式有显着变化,不但没有再大声喝骂他人,更开始变得体谅身边人的感受。
婆婆的女儿表示,自母亲患病后,最难过就是很难与母亲相处,因母亲动不动就发脾气,导致家人都不敢与她外出;于接受训练后,母亲脾气大为改善,就算去饮茶要等位都没有再发脾气,令家人都相当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