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等11所高等院校派出的24個隊伍參與「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一共獲得2金21銀1銅佳績,而中大更榮獲優勝盃。城市大學四名女生憑「左鄰右保」應用程式的概念,將退休人士和託兒服務連接,希望實現共享經濟,奪得公益創業賽金獎,正積極研發程式,將意念付諸實行。有中大參賽者在創業實踐挑戰賽獲銀獎,更得內地商人即場簽署1,000萬元人民幣(約1,100萬港元)的投資意向。 本報港聞部報道
四名城大女生陳彥霖、楊凱盈、吳詠妍及洪詩瑩針對退休人士有空餘時間,可用以照顧雙親都需要上班「雙職父母」的子女連接,構思並製作名為「左鄰右保」的應用程式,為退休人士及「雙職父母」提供託兒服務平台,連接兩者,推動共享經濟。她們說,看見社會有強大的託兒服務需要,但現時市場上的服務明顯不足、不方便,就想辦法如何解決問題。
冀未來一年完成應用程式
就讀會計三年級的洪詩瑩笑言,概念就讀來自有關社會企業的課程時,與其他三人一同提出,當初只是課堂作業的成果,但經指導課程的教授介紹下,就參加了這個創業比賽,奪得公益創業賽金獎。她表示:「都無想過可以走得這麼遠。」
吳詠妍說,她們都對電腦軟件製作不大了解,現時將概念與城大的應用程式實驗室討論,希望實驗室能在未來一年完成設計應用程式,推出市場。她們說,意念中的應用程式與Uber、AirBnB等類似,希望推廣共享經濟,又說希望加設監控系統、提供在職訓練及客戶服務中心,加強家長對程式的信心,就笑言未有想到將程式推出市場實際營運情況。
中大生獲投資意向1100萬
另外,兩名來自中大參賽者郭瑋強、劉栢林憑「守護者科技──智能化隨身物品方案」在創業實踐挑戰賽獲銀獎,更得內地商人即場簽署1,00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意向。郭瑋強表示,作品集防遺失、防盜等功能於一身,用家於手袋或錢包安裝藍牙晶片,配合專屬的手機程式,當手袋離開用家的指定範圍後,手機會收到通知顯示,防止遺失或被盜竊。他又謂,他們研發取得突破,令晶片充電一次就可以使用三至六個月,比舊有的晶片幾日至一星期就耗盡電量來得高效。他們的科技亦能雨傘產品上,配合天氣資料,程式會發出提示提醒用家帶傘出門。他們的公司在2015年中成立,短短一年就有逾100萬元營業額,亦獲得中大、港府等約100萬元的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