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积金局报告反映基金收费与回报无关,有专家认为当高风险的基金表现差时,「打工仔」的感觉会特别差,而希望市场随着「懒人基金」面世后,可以汰弱留强,终止运作收费过高的基金,他并提醒「打工仔」应该积极管理及考虑整合自己的强积金户口。
不善处理可转「懒人基金」
树仁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袁伟基接受《成报》记者访问表示,收费高的基金通常风险较高,问题在于基金回报不一定高,当经济下行时,基金表现不佳就会令「打工仔」的感觉特别差,但认为高风险的基金仍有市场,年轻人刚投入就业市场,「本金少就博一铺」。反之,有「懒人基金」之称的预设投资策略面世后,或会吸引近退休年龄的人士转投,「因为毋须做任何事」,加上部分人少有理会自己的强积金户口,希望随着他们加入「懒人基金」,届时市场能够汰弱留强,将部分收费过高的基金「踢走」。
不过,袁伟基强调「打工仔」亦应积极管理自己的强积金户口,如间中留意户口的基金投资状况以及了解市场上不同的基金选择,否则基金受託人便没有诱因改善服务以及调减收费。他建议有多个强积金户口但不善处理的「打工仔」,可将其强积金转投至「懒人基金」,当基金有一定回报后才再考虑其他基金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