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癌症通過有效的篩檢,能及早在早期時察覺並輔以適當治療,治療選擇多,成效亦理想,有機會治癒。有醫學團體指出,不少先進地區早已為不同癌症安排有效而全面的篩查,包括肺癌、乳癌、腸癌、子宮頸癌等。反觀香港,至今仍未有全面而有效的癌症篩查制度,較其他地區落後數十年。有關團體呼籲應加快步伐。
香港精準腫瘤醫學會主席、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表示,癌變是緩慢的過程,從原位癌發展至侵入性癌症及轉移性癌症,需時可長達數十年。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大部分早期癌症個案的治癒率都十分理想。以本港常見癌症——肺癌中的非小細胞肺癌為例,第一期的治癒率就可高達92%,但第四期僅5%;發病率同樣高企的大腸癌亦類近,分別為90%及10%(如出現肝擴散而無法切除)。
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主席王天鳳強調,擁有乳癌風險因素的群組固然有較高的患癌機會,但即使沒有任何風險因素,女士也有機會患上乳癌,因此進行普及而全面的篩查實有其必要性。
30人找出1名早期肺癌個案
同路人同盟秘書陳偉傑引述該會於去年中為30個參加者安排的免費低劑量肺部電腦掃描檢查結果指出,雖然僅僅為30人安排檢測,但也從中找出一名第一期肺癌患者,得以及早接受治療,可見有效的肺癌篩查非常重要。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先生坦言,早期肺癌「冇樣睇」,如出現持續咳嗽、咳中帶血、肺炎持續復發、深呼吸時胸部隱隱作痛等病徵,差不多肯定已屬晚期,因此早發現和治療十分重要,而最主要的途徑就是肺癌篩查。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肺癌關顧組召集人、肺癌患者Michelle以過來人身分表示,她向來生活作息健康、不煙不酒,卻在10年前因愈來愈頻密的頭暈、抽筋、休克而求醫,經不同檢查才確診患有第四期肺癌,需要接受重重治療。她坦言本港對肺癌及相關篩檢的宣傳教育及資源並不足夠,如10年前政府可以安排肺癌篩檢,加以宣傳,注重健康的她有機會盡早接受篩檢。
區兆基稱,目前本港癌症篩查步伐緩慢,每天也有市民因晚期癌症而死亡,同時亦增加醫療負擔。事實上,現時已有不同有效的篩檢方法可以有效俱測出早期癌症,如低劑量電腦掃描就有效檢測出早期肺癌,再配合創新科技,如人工智能AI的輔助,更可進一步提升篩查的效率。有關團體及病人組織均期望,未來香港癌症篩查可盡快跟上先進地區的步伐。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