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特首顧問團昨日舉行首次會議,各界猛人雲集,探討香港未來的策略性發展,分別探討經濟高質量與持續發展、創新與創業以及區域與環球協作等。行政長官李家超感謝顧問團成員百忙中出席會議,在會議上積極坦誠出謀獻策,共商香港未來的策略性發展。據綜合與會者透露,會上討論氣氛熱烈,差不多所有顧問都爭取發表意見,盡見大家高度投入。有曾參與上任特首林鄭月娥顧問團的人士比較說,李家超發言簡短,謙虛聽意見,說話有幽默感;林鄭似「授課」,自己也可以幾乎說足全場。
首次會議在政府總部舉行,按顧問團成員分組分為三節,早上第一節會議探討經濟高質量與持續發展,下午兩節會議分別討論創新與創業,以及區域與環球協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葉文娟和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等列席。多名顧問團成員下午到場出席會議,包括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科技園主席查毅超、通訊事務管理局主席譚允芝、Lalamove創辦人周勝馥及科大校長葉玉如等。
匯控主席杜嘉祺視像出席
首次會議特別聚焦討論在中國的現代化發展、環球經濟、國際關係、地緣政治、金融環境、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等環球趨勢下,香港面對的機遇和發展。
近日歐美刮起銀行風暴,在李家超顧問團中有兩位關鍵人物:匯控主席杜嘉祺(Mark Tucker)和瑞銀集團主席凱萊赫(Colm Kelleher),兩人都因事未能來港開會,但杜嘉祺有視像出席,凱萊赫則缺席。
李家超形容,顧問團匯聚海內外精英,陣容鼎盛,感謝他們抽空出席會議,並在會議上出謀獻策。而會議按顧問所屬組別舉行,令顧問們有更充裕時間就不同領域發表意見,亦讓他與府團隊能與顧問們有更深入、聚焦和坦率的交流。李家超指出,顧問團成員在會上對香港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和期盼,並建議香港在鞏固和利用自身優勢的同時,應突破傳統思維、謀求政策創新,並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對外交流和強化區域聯繫。
李家超表示,顧問團成員在會議上均積極並坦誠地出謀獻策,「已指示顧問團秘書處整理顧問們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具體建議,擬備應進一步研究和探討的優先課題協助我制訂政策,並謀劃顧問團下一步的工作」李家超又期待繼續就香港長遠的策略性發展,聽取顧問團成員的精闢見解和睿智。
會議呈現四大特色 誠意十足
由於是閉門進行,本報綜合部分與會者透露,可歸納呈四大特色。第一是高號召力:特首首次約見特首顧問團,各界猛人雲集,為特首出謀獻策,可見特首人緣好,有超強號召力,更反映出政府與社會各界精英的關係良好。
第二是李家超誠意十足,據知特首雖然三月行程十分緊密,要多次到内地訪問、出席會議,留在香港的時間有限,但仍然堅持要一天舉行三節顧問團會議,並於晚上在禮賓府宴請所有顧問以感謝他們的付出,誠意十足。
此外,會上有人稱讚特首的施政報告有遠見,審時度勢,雖然報告在復常通關之前撰寫,但在今天經濟復蘇之時尤其合適,鼓勵特首及團隊積極落實施政報告的措施。
最具特色可說是氣氛熱烈,據稱會上討論氣氛熱烈,差不多所有顧問都爭取發言,表達意見,可見大家的投入程度高,積極幫助新成立的特首政策組。有與會者說, 李家超會上謙虛聆聽意見,在簡單發言後,各顧問即開始熱烈發表意見,相反在林鄭主政年代,很多時是林鄭自己親自講解,而且發言時間甚長,似「授課」,會上死寂時間多。
林鄭年代似授課 李家超謙和聽意見
盛智文在會後表示,會議內容精彩,業界代表、專家、教授等均有發表不少專業意見,亦感謝行政長官李家超認真考慮意見。盛智文說,創科是香港和世界的未來,希望香港能重新跟上,他在會上提出,香港有再工業化的迫切需要、金融服務的重要性,希望吸納年輕人才來港發展等,又指香港有中央支持,亦需要更多年輕科技人才來港。他形容香港和深圳是兄弟姊妹,期望有更緊密的合作,為年輕人給予未來。
政府於本月17日公布成立顧問團,就香港的策略性發展為行政長官提供意見,以把握國家和全球的發展機遇。李家超表示,目前仍在邀請更多人加入。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