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差饷物业估价署数据显示,上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按月跌2.2%,连跌6个月。今年首10个月累计跌约4%,跌至逾6.5年以来低位。有分析认为,楼市短期仍面对较大压力,忧虑更多物业陷入负资产边缘,认为楼市「辣招」应再作检讨及修订,以防楼价急跌带来更多负资产,拖累整体经济。
本港楼市持续疲弱,差饷物业估价署公布,10月份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按月跌2%,按年跌逾8%,指数跌至2017年3月以来最低。所有面积分类的单位都录得按月跌幅。当中753至1,075平方呎的的单位跌幅最大,2.3%;其次是430平方呎以下细单位,跌幅为2.2%。综合今年首10个月,楼价累跌近4%。
莱坊董事兼大中华区研究及谘询部主管王兆麒认为,虽然新一份《施政报告》为楼市「减辣」,但楼价表现仍受制多项不利因素,估计至明年上半年,楼价仍面对较大压力。其中高息是其中一个因素,加上囤积一定货尾量,均影响买家入市意欲,以及发展商开价,预计楼价仍会跌5%至6%左右。楼价要到明年年中才有机会止跌。
楼价全年料跌约7%
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陈海潮则称,8至10月楼价单月跌逾2%,形容楼价跌势较急,新盘低价开售影响二手楼价表现。他指《施政报告》为楼市减辣,对成交量有一定刺激作用,但对楼价帮助不大,他预料今季楼价跌约5%,全年跌约7%。
陈海潮又提到,楼价较2021年9月的歷史高位累计跌逾19%,亦即当年承造8成按揭的物业陷入负资产边缘。认为楼市「辣招」应再作检讨,并修订撤辣方案,以防楼价急跌带来更多负资产,并拖累整体经济。
租金指数连升9个月
至于租金指数方面,10月份升至2019年12月以来最高,按月升0.3%,连升9个月,按年升4.6%。王兆麒认为,「高才通」继续对住宅租务带来刚性支持,预计今年租金上升约8%。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