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情報及騙案應變小組高級督察林沛恆表示,針對「港漂」不熟悉本港法律,加上親人在身邊,可能較易受騙,警方將加強宣傳,包括與大學和團體合作,又開設社交媒體群組,讓港漂及其家長加入。
林沛恆表示,騙徒會不斷更新行騙手法,最新留意到有受害人收到自稱網購或短視頻平台客服的騙徒來電,訛稱受害人已開通VIP會員收費服務。如需取消服務需先繳交手續費,並聲稱受害人戶口會被凍結,指示受害人將戶口存款轉帳至指定戶口,令受害人損失金錢,呼籲市民遇到相關情況須多加留意,如有懷疑可向反詐騙協調中心查詢。
騙案預警計劃 阻逾3千萬騙款
為加強打擊騙案的成效,反詐騙協調中心自去年5月起,與多間本地主要銀行合作推出「騙案預警」計劃,以主動的對策,務求在騙案發生早期及早識別和協助潛在的騙案受害人,目前已有12間傳統銀行和8間虛擬銀行支持及參與。截至今年3月,已成功聯繫4,671名潛在騙案受害人,提醒他們可能已成為騙徒目標,並成功勸阻1,034宗進行中的騙案,阻截逾3,600萬元騙款。
至於針對港漂的防騙宣傳,林沛恆表示,警方自去年8月底已跟全港十多間大學合作,透過舉辦講座宣傳防騙知識,並邀請曾經受騙的內地學生現身說法;警方亦會為在港內地學生製作『反詐騙學習套件』及『防騙知識小問卷』,協助他們了解不同騙案的手法。
另外,警方亦已開設多個包括小紅書官方帳號在內的社交媒體群組,讓來港讀書的內地學生及家長加入。群組除會為內地學生提供平台,讓他們能夠接收到更多防騙知識外,亦讓他們知道在遇到騙案時應該如何尋求支援和協助。
此外,「反詐騙協調中心」防騙宣傳車已由上周五起到訪全港各區,向市民宣傳防騙資訊及提高大眾防騙意識。車內設有以防騙為主題的互動遊戲,除可學習辨識最新詐騙手法外,還可獲得限量精美禮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