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
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即侵略中國,日軍迅速佔領華北及華東大部分地區。時任英國海軍大臣的邱吉爾曾說:「香港雖不能堅守,但一定要保衛。」1941年10月18日,東條英機出任日本首相,開始積極籌備太平洋戰爭,更下令擬訂攻擊香港的計劃。
英國加強香港軍力,安排同為盟軍的加拿大士兵增援香港,用以阻嚇日軍。當年,香港的防禦設施包括全長18公里、橫跨新界南面的醉酒灣防線,西起自葵涌西醉酒灣,跨過金山、畢架山、獅子山、大老山,東至如今將軍澳一帶,沿線有70多座碉堡,以城門碉堡作為主要陣地。港島區以黃泥涌峽為主要陣地,可架設防空炮和榴彈炮,港島沿岸和山上亦興建多座炮台和碉堡。
楊慕琦簽降書開啟日佔時期
1941年12月8日上午,由酒井隆中將所指揮的日軍分打鼓嶺、羅湖及新田三組進攻香港。戰事甫開始,日軍便空軍轟炸前深水埗軍營及啟德機場,炸毀英軍五架空軍飛機及八架民航飛機,取得香港的制空權。日軍勢如破竹,次日下午已經抵達城門水塘醉酒灣防線一帶。12月13日,英軍全部退守香港島。其後,日軍開始轟炸香港島。12月18日,日軍在北角至愛秩序灣一帶登陸香港島,次日守軍西旅總部被日軍突襲,加拿大司令兼西旅旅長羅遜准將及其僚屬幾近全體戰死。12月25日下午,莫德庇少將向港督報告守軍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港督楊慕琦向日軍司令酒井隆簽下降書,「三年零八個月」的香港日佔時期自此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