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学医学院化学病理学讲座教授卢煜明,昨日获颁国内「未来科学大奖」中的「生命科学奖」,表扬在产前无创检查胎儿基因方面的开拓贡献。此奖项被内地喻为「中国的诺贝尔奖」,由科学界与商界共同设立,分为「生命科学奖」及「物质科学奖」,颁授对象不限国籍,但要在大中华地区完成的研究,兼具原创、长期重要性和巨大的国际影响。
本报港闻部报道
卢煜明教授获得的奖项,以表扬他在产前无创检查胎儿基因方面的贡献,研究具有原创、长期重要性和巨大的国际影响。卢煜明表示,自己在这个领域研究了20年,但开始时外界认为这种方法,不大可能有实用价值,感谢科学奖委员会肯定团队的工作。
首位华人获美国杰出研究奖
其实卢教授凭着是次研究工作,早于2012年已获美国临床化学协会(AACC)和美国国家临床生物化学学院(NACB)颁发杰出研究奖,以表扬卢教授开创的无创性产前检查在临床化学研究领域上的重要贡献。过往曾有两名诺贝尔得奖者获此殊荣,而卢教授是首位获奖华人。卢教授的获奖,进一步肯定中大卓越的科研成就,以及在创新科研的领先地位。
1997年,卢教授与科研团队率先发现孕妇的血浆记忆体有胎儿的DNA,为无创性产前诊断开创了崭新的研究领域。过去多年,卢教授证实透过分析母体血浆里胎儿的DNA分子,可作产前诊断及血型基因定型。
唐氏综合症产前诊断精度高
卢教授及其团队一直努力不懈,更推出了无创性唐氏综合症产前诊断的临床服务,名为「敏儿安T21」,以分子计量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胎儿有否不寻常的染色体。随着研究成果获世界各地其他团队验证和支持,并对其高度精确的特质予以肯定,无创性唐氏综合症产前诊断已于2011年底率先在香港和美国临床应用。
至于「物质科学奖」就由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获得,以表扬他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及单层铁硒超导等新奇量子效应。卢煜明与薛其坤各获得100万美元(约780万元港元)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