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城我故事】
黄冠华曾是报馆的资深摄影记者,在新闻界打滚17载,入行一年多便有拍摄作品登上《时代》杂志。市民可透过他的镜头,感受到沙士爆发的惨况、波斯尼亚内战后满目疮痍等。一张一张好照片,却敌不过五年前报章的改革,他失去摄影记者一职,立即陷入「麵包与理想」的两难局面。不过他认为这「困局」反而令他得到摄影的自由。事实上,他亦很快用行动证明,不一定是摄影记者才能拍摄新闻摄影,早前他用一辑黑白的台湾大选相片,赢得国际摄影的银奖。现时他自立门户,踏足国际,拍出不一样的异国风情。
文、摄:方家远
多间报章杂志近年改革甚至结业,不少新闻从业员失去工作,有人借机离开新闻界。五年前,黄冠华在传媒的改革浪潮下,同样失去工作,也意味着他不能再用摄影记者的身份拍摄。不过,他没有放弃摄影,反而觉得少了包袱,更能够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早前他以旅行的心态观察2016年台湾「总统」大选,拍下一辑台湾大选的新闻相片,更击败85个国家的记者,夺得2016年法国巴黎摄影大赛(Prix de la Photographie Paris,Px3)传媒及政治专业组别的银奖。他说:「以往在报馆工作,照单执药的拍摄方式,令创作空间减退,反而以自主方式去观察一个盛大的政治活动,更能乐于其中。」
V字手势嵌光环 燃亮台湾
在这辑相片中,他特别喜欢一张市民举着「V」字纸版的相片。他忆述,蔡英文在大雨下举行造势大会,口号是「Light up Taiwan」(燃亮台湾),当时他见到一名台湾民众在造势大会上举起「V」字纸版,心觉有趣。此时雨点打落镜头上,镜头出现了一个圆形,便灵机一触,立即找寻摄影角度,令街灯好像照射该圆形,变成光环,再将V字纸牌纳入光环内,拍下这幅得意之作,加上利用黑白加强对比,变成正正式式的「Light up Taiwan」,寓意台湾「总统」选举能选出民众心仪候选人。
现在黄冠华自立门户,婚摄、街拍、甚至广告多媒体的制作均有涉猎,更尝试以「新闻记者」以外的角度观察社会。
题材更阔 影像更多人情味
少了以往传统报纸文字主导的编採方针,他的相片题材更阔,影像更有人情味。他居于油麻地旧区,熟悉劳动阶层,镜头下的劳动者及小孩都沐浴在午后的灿烂阳光中。黄冠华近月更开设网台,分享对街头拍摄的看法。
黄冠华的世界,已经不限于香港一地,自他将相片上载到社交网站后,大受欢迎,竟吸引各地组织邀请他到当地摄影,台湾果农的真挚、关岛海洋的壮阔、日本东北的飞雪,都成为他的新作品,不少摄影群组及网站激赞,或许这就是这名「香港仔」扬威国际的跳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