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黄冠华的镜头,拍摄过九七回归,董建华下台等香港大事。不过,数到最难忘的经歷,则是1996年採访嘉利大厦大火。他说:「嘉利大厦的人逐一跳下,有的跳死,有的活活烧死,一路影,眼泪一路流。」他当时拍下一张烧焦的尸体,挂在窗口,事后更登上《时代》杂志。
照片登上《时代》杂志
黄冠华在1995年入行,廿岁的小毛头总带点年少轻狂。黄冠华说:「我觉得自己拍照很劲,拿了一批帮女朋友拍的写真,就去面试!」黄冠华与其他摄记不同,没有读过摄影,也不是新闻系科班毕业。当时他在沖印店工作,负责沖晒相片,萌生了对摄影的兴趣,机缘巧合下,得知摄影部请人,便毛遂自荐。当时採访部门缺人,摄影部的总採主、人称「汤马仕」的吴绍荣晋升黄冠华为摄影记者。黄冠华说到这裏很感慨:「做人要饮水思源,他是我的伯乐,没有他的教导,就没有今日的我。」
在某个深秋的下午,他接到汤马仕的电话:「有单细新闻,火灾,见你在附近,去佐敦看看吧。」他甫出佐敦地铁站,嘉利大厦的浓烟已淹盖整条弥敦道,黄冠华走上对面街的大厦天台拍摄。他仍旧深深地记得当时的情景:「行家粗口横飞,因为被困嘉利大厦的人逐一跳下,有的跳死,有的活活烧死,一路影,眼泪一路流。」他忆述翌日报纸头版的相片,是他所拍摄的:一具烧焦的尸体,挂在窗口,事后更登上《时代》杂志。
虽然相片登上《时代》杂志,但黄冠华在这突发新闻后,心境却跌进了一个低谷期。大火的阴影在他心内挥之不去,每当经过已重建为佐敦荟的嘉利大厦旧址,他都会想起绝望的被困者,他们在大厦天台扔纸碎,然后跟随纸碎跳下去的情景。有的人死去,有的人死不了,但阴影却永远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