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兒童心儀志願榜首三甲依序為明星、運動員,以及遊戲設計師。若以性別分類,男生最嚮往當遊戲設計師,有受訪兒童更在「其他」一欄填上YouTuber、網絡紅人,以及遊戲實況主持等志願,女生就最希望能成為歌星或明星。負責調查的機構認為,這反映兒童對職業的看法已超越成人的定性思維與固有框框。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在去年初進行「兒童志願調查」,以問卷形式訪問了逾千名本港小五至小六學童,並取得1,152份有效問卷。當中男女生各佔一半,小五及小六學生亦各佔一半,年齡主要介乎10至12歲。
新興職業抬頭
女青分析及統計數據後發現,兒童心儀志願榜首三甲依序為明星(10.7%)、運動員(7.8%),以及遊戲設計師(7.5%),而傳統理想職業如教師(6.6%)、醫生(6.3%)、律師(3%)則分別排於第四、第五及第九位,工程師、會計師等更是十大不入。若以性別分類,男生最嚮往當遊戲設計師(14.2%),有同學更在「其他」一欄填上YouTuber、網絡紅人及遊戲實況主持等志願,女生則最希望能成為歌星或明星(16.9%)。
兒童選擇志願的最主要原因,以「有興趣」(34%)及「自己擅長」(20.1%)為主,反映他們考慮志願時多以自己的喜好及能力出發。分析首三位最多男生和女生選擇的志願,受「自己」影響是最主要原因。而男生之中選「遊戲設計師」的最受互聯網所影響,而女生選「明星」的,則最受電視或電影所影響。
家長應擴闊兒童眼界
受訪學童又被要求去估計父母想自己從事的職業,結果傳統的「三師」:醫生(12.2%)、律師(6.9%)、老師(4.8%)成為最多學童選擇的首三甲。最受歡迎的首五志願受訪者中,有四成受訪者估計父母的期望與自己的志願「不相同」。以全部受訪者計算,則有近四分一的受訪者坦言「不知道」父母的期望。
負責調查的女青家庭健康促進中心單位主任施倩俐表示,兒童志願中新興的職業相繼冒起,反映兒童對職業的看法已超越成人的定性思維與固有框框,而他們所選職業往往受相關的渠道和人物所影響,顯示兒童的志願與他們生活的接觸面有極大關係。她表示:「因此,家長及老師應該為兒童安排大量擴闊眼界的機會,陪伴他們認識及接觸不同類型的活動,建立多元化的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