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撰文,文章分析引用丹麥最近的研究,顯示去年H3N2甲型流感毒株出現了一個小的抗原變異(N121K),有可能令兩年內所使用的流感疫苗失效,而香港的H3N2甲型病毒亦出現同樣變異,導致本次夏季流感高峰異常情況出現。他向政府建議考慮向本港65歲以上長者派發14天預防特敏福,並呼籲家長未來兩周不要帶幼兒到人多聚集地,如遊樂場、波波池及公園等。
籲勿帶幼兒到人多聚集地
文章指出,2016/17年未有明顯的冬季流感爆發,而今年H3N2活躍始於4月,一直到6月突然爆發,分析夏季流感高峰期異常是因H3N2甲型流感,有一個小的抗原異變(N121K),令過去2年所用的流感疫苗失效。文章亦稱流感高峰主體原因是過去曾於2014/15年冬季流感高峰感染H3N2病毒者體內的天然抗體逐漸下降,因而失去免疫力,導致他們成為「易感染個體」。
衞生署昨日回覆指出暫時未有考慮上述提議,表示現時未有足夠理據為全港安老院舍院友及門診長者病人,提供大規模暴露前的預防性治療,以此方法預防流感入院及死亡個案的成效和證據也非常有限,亦關注廣泛使用這種預防治療,會否引致副作用及可能出現的耐藥性等。
衞生署更指出美國疾控中心表明並不建議暴露前,或在流感季節使用預防性抗病毒藥物治療,但仍會研究有關建議,希望能有助本港防控流感策略取得更多科研實證。防護中心知悉個別文獻提出H3N2病毒出現基因轉變,但個別基因轉變是否直接導致疫苗效能減低,仍待進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