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书院创校91载,着名校友尚有前港大校长黄丽松、中电企业发展总裁庄伟茵、旅发局主席林建岳、演艺界有陈秋霞、林志美、彭羚、刘恺威、张崇基、张崇德及罗力威等。民生书院一群集中于1960年至1980年代毕业的校友昨晚假座启德邮轮码头的联邦邮轮宴会中心为「老」校长陈伯民摆设百龄寿宴,让毕业于不同时期的民生儿女能聚首一堂,以表心意。现场亦有不少穿上校服的学生负责接待,师生及校友同心办好这场盛宴。
1942年校友远赠书法贺寿
民生书院的校友遍布政商及医学界,昨晚由资深娱乐新闻工作者查小欣担任晚宴主持,赴会者包括:香港电视(1137)主席及执行董事王维基、前特首办新闻统筹专员何安达、港大法律学系首席讲师张达明、前立法会议员李卓人、艺人艾威、香港小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叶咏诗,以及心脏科专科医生方平正等等。
陈伯民老校长1935年毕业于民生书院,50年代初回母校担任校长一职。香港于1978年实行九年免费教育,「老」校长带领民生书院中学部正式由私立中学转为资助学校,一直维持至今,而小学及幼稚园则仍以私立模式运作。在陈伯民近30年(1952至1981)的服务内,贡献良多,为母校的长远发展紥下稳固的根基。老校长致力培育莘莘学子,更为扩建校舍尽心尽力,深受后学敬重。他退休36年了,仍有一个心愿,就是民生书院(中学部)能早日设有礼堂,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见另稿)。
晚宴数小时,尽是向老校长表达谢意和祝福之情,例如有四任校长,包括现任校长陈嫣虹等忆述在老校长的开拓和扶持下,继续带领学校发展。「重头戏」是陈伯民在台上分享感受,他虽然要坐在轮椅,但精神饱满,对答如流,妙语连珠。他笑说:「怕自己说长了,要依稿读,如发言过长,就要罚钱了。」最特别是他展示了一幅书法,写道「百岁竿头,更添福寿」,下款是学生「湘闵」,原来贺礼来自由1942年毕业的校友,现身处北京,远道寄来为老校长贺寿。
老校长与太太是全场焦点,标示「100」岁的生日蛋糕送上,校董会成员、资深校友及校长等上台祝酒,摄影师要在台上爬至高高位置,拍下一张全场数百人世纪大合照。
「持之以恒」是长寿秘诀
其后,陈伯民接受传媒访问时说,自己念的是私塾,当时的课程也不能够和现在的课程进行配接,例如他由第七班一直升班到第一班,程度大约相当于高三。当年在民生书院毕业后,到上海圣约翰大学以及国立中山大学继续进修。「其实我是读机械的。不过当时是为了筹旅费给妈妈,才会从事教育行业」,回想当年,他也不禁莞尔,当时陈母身在海南的雷洲半岛,职位为衞生院长,不过全衞生院才有一个人,而陈母当时小学都没念过,却考到了广州红十字会的医生训练班中的接生妇产科。
问他如何保持活力,陈老校长表示,其实任何人都知道长寿的方法,但知道是一回事,能否去做是一回事,能不能持之以恒地做又是另一回事。而且做事需要尽力,并且持之以恒,更不要有一点点的成功就放松。即使坐在轮椅上,陈老校长笑言:「其实我现在看起来不过是坐着,但我都会伸下脚,郁动一下。」他说,有句话叫做「心广体胖」,他现在就是「心广体不胖」,保持着53公斤的体重。持之以恒就是自己的秘诀。
陈老校长寄语学生职业无分贵贱,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即使做清洁工人都是对社会有贡献。谈及对于香港的未来的愿景,陈老校长表示,希望香港各方面都能够保持进步,最好能跟民生书院的校歌歌词一样;民生书院校歌的最后一句,便是「光大我民生」。陈校长祝愿未来也能「光大我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