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学生再度扬威国际,顺德联谊总会翁祐中学三名学生在澳洲第20届悉尼奥本国际青少年电影节中,以3D电脑动画短片《To The Top》,击败波兰、克罗地亚、英国、美国、澳洲、希腊等合共超过100套作品脱颖而出,夺得最佳青年动画大奖,而这是该校连续四年勇夺该奖项,得奖的中五学生陈信一表示创作期间要剋服不少难关及技术困难,而他希望未来可以继续为港争光,亦考虑升读大学选科上选择动画相关的学科。
本报港闻部报道
该校自2008年开办电脑动画培训班后屡屡获奖,奥本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大会早前邀各入围代表到悉作交流活动,陈信一与两名拍挡亲赴澳洲,在超过200名学生面前介绍其入围动画作品,并由澳洲学生组成的学生评审评分,最后得到最高分而获得最佳青年动画大奖。
总监赞扬知识科技创意 电影节总监Mr.Vahid Vahed赞扬三名港生的动画和艺术表达技术高,适当运用生动有趣的动画手法让儿童明白到故事背后道理,带动电影节学习气氛,以知识、科技和创意去解决问题,对社会作出贡献。 陈信一虽只中五,便已因创作动画先后八次出国领奖,他接受《成报》访问表示,初中时每名学生都需要参与课后培训班,他中一时与同级另九名同学选择电脑动画培训班,但至今只剩下两人陪他走到中五,「有些同学觉得动画不适合他们发展,又或忍耐力较低,所以便离开了。不过,我觉得制作动画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歷练,现在我和两名同伴的感情很好,好比是一个互相支撑的三角形一样」。 制作动画确是需要超出常人的忍耐力,以获奖作品《To The Top》为例,短短1分20秒的动画,构思剧本已经花了足足一个月,陈信主力负责灯光,后制时又花了一个月时间,「如果没有剧情,并非言之有物的话,之后无论场景、灯光做得如何出色都没有用。灯光负责营造气氛,例如在《To The Top》的故事中段,主角需要艰辛爬山,灯光要灰暗;结局需要表现出寓意,就要加光,带出光亮的感觉」。
「惊讶声」制作了一星期 动画的细节更是半点不得马虎,配乐虽可以在网上寻找免版权音乐,但为主角配音却是一个难题,他表示在网上找不到合适的声音,只好自己配音,「例如主角在见到更高的山的那一刻,需要惊讶的声音,但是怎样配都觉得格格不入,最后决定在录音室内叫同学吓我,再截取声音放入动画中。不过,录了音后需要修改声音的长短、频率等数值,几声惊讶声都足足制作了一个星期」。 该校有师兄弟计划,陈信一在中一时便由中六师兄教授动画制作,现在他是中五生,亦有教导学弟,希望学校的动画班能够一直承传,而且未来能够继续为校为港争光。陈信一已是第八次因创作动画而出国领奖,问及未来的方向,他表示:「现在都比较希望读好点书,我会以前途为主,不过假如有机会,未来都想从事与兴趣有关的工作,大学联招时,城巿大学的创意媒体学院亦是我的考虑之一」。 至于这齣扬威海外的得奖动画短片《To The Top》,则可在影片分享网站YouTube观赏(https://youtu.be/_6Qn5BT0T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