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特區政府周三(28日)將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會計師公會估計本年度財政盈餘高達1,760億元,而智庫「香港願景計劃」發表研究報告,建議新一份預算案運用盈餘,向符合白表或綠表資格而又是首次置業的家庭,提供一筆過免償還的20萬元補貼金,讓他們購買二手私人住宅;另外又建議政府應將470萬元或以下樓宇的按揭貸款成數放寬至九成半,減輕市民首期負擔。
報告建議從三方面入手
香港願景計劃召集人曾鈺成指出,本港樓價過去10年急速上升,樓價升幅高於家庭入息增長,夾心階層沒有公屋的安全網,又未能受惠於數量短缺的居屋,置業機會愈趨渺茫。計劃執行及研究總監馮可強認為,政府除完善土地規劃制度、增加地積比率等措施外,亦可從房屋需求方面着手,向首置家庭施予援手。
香港願景計劃高級研究顧問羅祥國博士指出,現時的按揭保險政策已逐漸失效,特區政府應為首置買家提供更多置業選擇,透過不同的政策支援置業人士。二手市場中,400萬元或以下樓宇成交量由2010年的78.7%跌至2017年首季的26.7%,反映透過按揭保險置業的難度愈來愈高。
報告建議從按揭保險、強積金及置業資助三方面入手,支援首次置業家庭,包括放寬按揭保險,透過放寬「470萬或以下的樓宇」的貸款成數至95%,並擴大「按揭保險」的樓價範圍至800萬元,可提升小型單位的流轉率,從而增加潛在二手住宅供應;政府亦可設立「強積金置業計劃」,允許提取部份強積金作支付首次置業用途,並加入禁售及轉讓條款,減低可能的投機性行為。
另外,建議推行「首置資助計劃」,以資助方式向首置家庭提供一筆過免償還的20萬元置業補助金以購買私人二手樓宇,對象為白表及綠表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