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约150名市民昨日参加缓跑活动,跑出一个心型图案,并以智能手錶或手机跑步程式纪录下来。有心脏科专科医生称只要是65岁以上的长者,即使是伤风感冒,在每次求医时都要接受医生把脉,以分辨其心律是否属心房颤动。
参与活动的市民昨早在间歇的骤雨下,参加由香港心脏专科学院主办的「把脉防中风.全城齐跑动」筹款活动,所筹得的善款将全数捐予病人组织「关心您的心」。参加者在香港公园沿大会预设的路线跑步,跑出一个心型图案,并以智能手錶或手机跑步程式纪录下来。
由于心房颤动引致中风带来的风险相当高,约30%的病人在出现中风或其他併发症时,才被发现患病,因此及早发现可减低治疗复杂程度。
盼提高预防房颤意识
香港心脏专科学院院长刘育港昨日表示,根据欧洲心脏学会早前发出指引,只要是65岁以上的长者,即使是伤风感冒,在每次求医时都要接受医生把脉,以分辨其心律是否属心房颤动。他们在近半年倡议「把脉防中风」,旨在提高市民对预防心房颤动的意识。是次活动更想鼓励市民多走几步,减少心房颤动所引致的中风,让生命活得更好。
资料显示,心房颤动一开始发生时持续的时间可能相当短暂,但发作时间有可能越来越长、甚至不会缓解。大部分发作时没有症状,有时病患会感觉到心悸、昏厥、唿吸困难、胸痛 。心房颤动会增加心脏衰竭、失智症和中风的危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