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李绳宗说,海洋公园是一个「教育公园」,未来的大方向是投放更多资源到教育项目:「海洋公园所做的教育工作,其实比很多主题公园走前得多,尽管部分主题公园也有做教育活动。未来为了凸显海洋公园跟其他公园的不同之处,园方会投放更多资源到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园方的使命就是在社区做多些关于保育教育的工作,董事局亦觉得虽然已经做了这么多的相关工作,但对于如何更能走入社区,如何加深新一代对保育教育的认知,所以我们也希望策略性地做多点社区工作。」
教育团队5人增至逾400人
事实上,海洋公园的教育团队由当初的5人,扩展至目前的超过400人,已经反映园方在教育工作方面的投入。
李绳宗表示,具体来说,园方将进一步强化教育旅游,计划为公园的教育课程注入科技互动元素,促进STEAM,以及生物多样性学习:「举例说,海洋公园计划以STEAM作为核心,将来课程、活动会增加相关元素,以及令目前设施、课程再扩展些,这就是其中一个重点──目标是将保育教育的讯息走入社区。」他称,以去年海洋公园与马会合作推出的「大熊猫青少年义工计划」,就让香港年轻人于大自然中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虽属试验性质,但未来期望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多。
园方目前正举行「亲亲动物月」活动,小孩子可以透过参加一系列的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例如学懂如何分辨鲨鱼蛋、雀鸟如何筑巢及背后的用途、树懒如何进食、拯救海龟的难忘故事等,加深认识大自然。至于「夜游海洋歷险记」,9至12岁儿童会组成不同队伍,抵达海洋公园不同景点,合力完成团队挑战及探索任务,与大自然交流。参加者可以透过团队挑战,提升沟通技巧并了解合作的可贵;夜行海洋公园,探索黑暗中的自然奥秘;彻夜留守「海洋奇观」,可以观察鱼类夜间行为。
星洲 韩学校来学动物保育
另一方面,李绳宗说,海洋公园除服务本地学生外,入境家庭旅客亦由2006年的10%,增加至2016年的16%,公园亦为海外家庭旅客提供自然学习体验。海洋公园业务拓展及教育执行总监李玲凤称,其实目前已有外国学校的游学团会到公园学习:「海洋公园正陆续发展教育旅游,这亦是公园本身拥有的优势,令我们可以做更多教育的工作。中国、新加坡、韩国都有学校会来海洋公园上堂,学习动物保育、动物知识等。」
至于财政预算案提及在未来数年,合共拨款3.1亿元支持海洋公园发展教育旅游项目,以及海洋公园会在未来一年向本地中小学生提供一万张免费入场券,李绳宗说,有关款项尚待相关程序审批,目前谈及还是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