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健谈】
衞生署社会衞生科王丽萍医生指出斑秃是局部性脱髮现象,俗称「鬼剃头」,患病率约千分之一至二。身体上任何有体毛的地方皆可发病,而最常见受影响的部位是头皮。大部分脱髮区的毛髮皆可自动重新长出。此病并不罕见,较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 本报港闻部报道
谈及斑秃的成因,王丽萍医生接受《成报》访问时称,斑秃的成因仍未能确定,但普遍相信与自身免疫系统病有关,如白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重肌无力症等。在斑秃患者中,约8%至12%有甲状腺病(正常患病率为2%)。斑秃患者亦较一般人多四倍机会出现白蚀。
早发病或与遗传有关
家族遗传也可能与此病有关连。研究发现斑秃患者的家族疾病史为10%至40%,患者愈早发病,家族疾病史的关联性愈大。此外,异位性湿疹患者和唐氏综合症人士也较一般人容易出现斑秃。情绪或精神压力也可能是斑秃的诱发性因素,有些研究发现过去六个月的压力或心理创伤与此病有关联,有些研究则指两者没有大关係。
她又称身体上长有体毛的地方,如头部、眉毛、鬍鬚、腋毛、阴毛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脱髮区,但患处并无不适或发炎症状。患者头髮的髮根部位一般会呈感嘆号状。如患者的头髮全部脱落,此情况称为全秃。如头髮、眉毛、鬍鬚、腋毛、阴毛和其他体毛皆脱落,此情况称为普秃。部分患者的指甲会出现凹陷的小孔或粗面甲。
多数人会重新长头髮
至于斑秃的诊断,斑秃主要是靠临床诊断,医生也会依据临床状况为患者安排抽血化验以排除自身免疫系统病。在特殊的情况下,有可能要接受皮肤切片化验去诊断。而斑秃的病情进展,大部分患者的病情皆会好转或痊癒,重新长出的毛髮会先呈白色。可是,斑秃的病情较反覆,患者于痊癒后可能再次病发。
在治疗斑秃上,王丽萍医生称治疗斑秃的药物可分为外用、皮内注射、口服及紫外光疗法。外用及皮内注射类固醇为最普及的疗法,大多数病人的毛髮在使用后均能重新长出。外用类固醇的使用方法简单,患者只要每天涂患处一次。皮内注射类固醇也是一线及常用的疗法,患者约每四至六星期接受注射于患处,副作用包括痛楚、流血、皮肤变薄等。外用免疫疗法(接触性敏感剂)、外用葱林(Anthralin)、外涂米诺地尔(Minoxidil)对部分患者的病情也可能有帮助,可是停药后復发率很高,对长远的病情控制不够理想。
可使用假髮改善外观
至于口服药物如类固醇、环胞素或紫外光疗法,可考虑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使用。但由于这些疗法皆不能预防再次脱髮,停止后皆有高復发率,加上副作用较严重,所以在临床的应用比较少。斑秃的患者宜保持心境开朗及减轻压力,有需要的时候,也可使用假髮去改善外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