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月 30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5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中大研3D技術診斷青光眼成因
發佈日期 : 2018-06-14

學者利用電腦設施,紀錄神經細胞之間的互動。
陳世祈教授和醫學院梁啟信教授合作進行實驗。
學者利用電腦設施,紀錄神經細胞之間的互動。
陳世祈教授和醫學院梁啟信教授合作進行實驗。

【本報港聞部報道】青光眼是全球導致不可逆轉失明的主要原因,中文大學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陳世祈與其團隊,成功將3D全息影像技術引入雷射顯微鏡,研發出首台「數碼全息雙光子激發」(Digital Holography-based Two-Photon Excitation,簡稱DH-TPE)顯微鏡。其以超高速拍攝活體神經細胞的3D成像,記錄神經細胞之間的互動,有效追蹤及診斷青光眼病變成因。


傳統顯微鏡不能解析活體組織中複雜的細胞網絡,因此不能詳細記錄神經細胞群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窒礙相關醫學研究步伐。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陳世祈與其團隊花了近四年的時間,開發出低成本的精密數碼全息雷射掃描器。


這首台「數碼全息雙光子激發」顯微鏡,其掃描器的核心元件「數碼微鏡陣列」,是一顆包含了數百萬個微小反射鏡的光控制裝置,常用於一般投影機。當中的微鏡組合(即Binary Holograms二值全息圖)詳細記錄細胞之間的活動情況,可將顯微鏡發出的雷射同時聚焦在最多20個目標,以每秒逾2.2萬的超高幀率,拍下細胞實時螢光成像和同步多點光學刺激。


能紀錄神經細胞互動


此外,雷射可穿透活體組織近一毫米,追蹤和紀錄細胞遷移,例如掃瞄眼底等形狀不規則的細胞,及血液細胞進出淋巴結和視網膜等,以至流動過程中細胞之間的互動情況。通過在活體內雙光子影像,分析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代謝功能失常來研究青光眼發病機制。


陳世祈教授的研究團隊正與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梁啟信教授的團隊,在香港眼科醫院合作進行實驗,透過掃描活體動物的視覺神經細胞,進一步了解神經系統退化的原因。

您可能有興趣:

1
熊貓活動突爆眼瞓捱轟 姜濤首回應:我好精神 被指焦點轉非保育 姜:「對唔住囉,我哋好難搶到熊貓鏡喎!」

2
熊貓活動娛樂化 安排訪姜濤 陳卓賢時間比成立典禮長 海洋公園發相36張無熊貓獨照 文體旅局懶理外界質疑

3
表:文體旅局答非所問

4


5
市民轟「家姐細佬後援會」熊貓主角淪陪襯 全場陳卓賢 姜濤粉絲舉偶像名紙牌 質疑門票抽獎造假

6
6港人困緬甸電騙園半年被救出 不涉付贖金 鄧炳強秘密親赴泰國聯合統籌行動

7
3得獎內地跑手遭取消資格 身份不符號碼布屬同一經理人

8
3得獎內地跑手遭取消資格 身份不符號碼布屬同一經理人

9
男子全馬三甲肯尼亞包辦 姚潔貞破個人本地半馬紀錄封后

10
有視障人士3小時內跑畢全馬 創個人最佳成績

11
周潤發參與半馬賽事(另)2小時24分33秒完成

12
稱不滿芬太尼等毒品流入美國 特朗普揚言對華商品加徵10%關稅 中方強調無人能贏貿易戰

13
林建岳:加徵關稅將讓美國通脹加劇

14
杜魯多:與特朗普進行了良好交談

15
大型演習恒常化 邀私營機構及市民參與 反恐專責組擬中小學課程增反恐應急知識


首頁